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酮体有毒吗?生酮安全吗?这篇告诉你该不该生酮(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09-20

  通过不吃东西达到更好的认知状态,听起来可能很荒谬,毕竟我们一直认为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才是大脑运转的唯一能量源。

  1967年,乔治·卡希尔和他的哈佛医学院小组发现,大脑可以利用酮体作为能量来源。②

  他发现,在饥饿状态下,酮体是大脑和其他身体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大脑能量需求的三分之二都依赖于酮体。

  但是,什么都不吃时,身体也还是需要一些葡萄糖的,比如红细胞就无法利用酮体。

  我们的身体,可以把脂肪中的甘油、氨基酸(蛋白质)和乳酸盐等,通过糖异生来生成葡萄糖。

  所以,我们不必摄入糖,也可以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糖,当然,蔬菜很健康,因为它们富含微量元素,矿物质,但你其实并不需要其中的碳水化合物。

  我不是说零碳水饮食是最好的,只是说,只要摄入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不吃碳水我们也能活得很好。

  有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但不存在“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你的身体完全可以自己制造足量的葡萄糖供其使用。

  事实上,在不摄入碳水的状况下,大脑能高效利用酮体,深度生酮的人,即使血糖水平低,大脑工作也不会受影响。

  其实,低血糖往往是高血糖引起的,因为胰岛素很强势,会让血糖降得很低,而适应低碳饮食后,稳定血糖,往往不会有低血糖问题。

  1972年的报纸上,刊登了一项实验,实验中,一些超重的人断食了两个月,进入深度生酮状态。③

  这意味着他们体内产生了大量酮体,血糖浓度骤降至每分升9毫克,这种浓度本应引起昏迷或死亡。

  但受试者并未产生这些反应,他们的认知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他们的身体对这么低的血糖也没什么反应。

  因为他们的大脑,身体的其他器官,已经适应酮体功能了,个别需要糖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糖质新生的方式,提供足够的糖分。

  其实,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至少经历过一次,类似于这种体内血糖水平极低,身体大量使用酮体的时刻。

  据数据统计,平均来说,新生儿60%-70%的能量来源,都依赖于酮体,成年人则只有25%。

  这个数值,是正常成年人血糖下限的一半,这意味着新生儿必然有一半以上的能量,来源于消耗酮体。

  通过比较母体血液与胎儿脐带血的成分,宗田发现,416个案例中,70%新生儿出生时,血酮水平比母体还要高。

  从母体怀孕开始,胎儿就必须在充满酮的环境中生存,即使在分娩后的三四个月,婴儿体内的酮也比正常人高出五倍。

  在99%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都是靠脂肪和酮体存活的,因为那时候就没有什么谷物,也没有糖吃。

  他们并不像我们一样,有丰富的食物,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每日一餐,身上的脂肪是唯一稳定的能量来源,是他们活下去的保障。

  而且很饿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去打猎,正是由于脂肪和酮体,给他们更多的能量,他们才能更有力量,跑得更快。

  而不是饿得走不动,大脑变笨,变成其他动物的猎物,否则,人类历史将不复存在。

  其实,所有动物都有这个供能,饿肚子产生酮体很正常,也是非常健康的,大量的研究发现,断食还可以延长动物的寿命。相关阅读→如何科学延长寿命30%,轻松防衰老..

  很多人会质疑原始人的寿命,建议先看看这篇文章→我们活得越来越长,有些人却生不如死.

  酮体不止是人类的能量来源,很可能是大脑发育的关键要素,大脑发育在人类发展上非常重要,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一个“大”脑。

  也就是说人体必须找到最高效的提取、应用能量的方式,以便为饥渴的大脑服务。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中一篇名为“人类,脂肪的追逐者”的文章称:

  进化使得人类拥有更短的肠道,因此人类比其他灵长类,更依赖于有营养的、高热量的的食物;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