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共有中小学校60多所。2011年,大化县五中、六中等新校征地工作顺利推进;首批206个教学点的撤并工作如期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发放各类补助金(助学金)3277.4万元。大化高中获“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称号,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验收,县幼儿园被确认为河池市示范幼儿园。职业教育攻坚通过市级验收。 2011年,大化县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大化县共有公立综合医院6个。 2011年,大化县城镇新增就业2662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427人,安置困难就业人员再就业2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五险”参保人数6.33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30.01万人,参合率95.32%,“新农保”参保人数16.5万人,参保率86.6%。成功竞选广西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罗非鱼养殖项目,获得项目扶贫资金1500万元,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抽查验收。实施岩滩库区处遗《规划》,开工建设村屯公路41条,完成投资2640.01万元;建设码头43个,完成投资165.31万元;建设人饮工程14个(处),完成投资137.92万元;建设移民新村10个,完成投资401.1万元。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755套,完成投资319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350户,累计完成投资4478万元。 2011年,大化县公路水运交通完成投资8655万元,大化至巴马二级公路、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大化至周鹿二级路联线大化段开工建设;西南出海通道工程大化航段整治全面完成;板兰至可考等6条通村水泥路完成工程量的91%。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全部竣工,岩滩镇上吉钛铁矿矿山、大化镇古感锰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进展顺利。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875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近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2011年,大化县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0.73%,公共机构水、电、油总消耗量同比下降3%。化学需氧量减排444.7吨,氨氮减排63.72吨,超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城区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93%。完成全县16个乡镇190个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编报工作,北景乡那色村、江南乡江州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大化县是世界瑶族文化之乡,大化县是全国10多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的县份,瑶族的创世史诗《密罗陀》就是诞生于此,全世界仅存铜鼓2400多面,其中有400余面就在大化。 琴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位于岩滩水电站坝首西约1000多米的常吉半岛琴常屯。1975年,这里曾出土新石器时代(距今四五千年前)石刀、石斧、石镰,标本存广西博物馆。 龙口石城遗迹。位于贡川乡龙口老圩。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金陵之官兵溃败于此。龙口乡(今龙口村)韦建扬为避匪乱,率众老乡亲捐钱粮、出人力建石城,南起经道山,北迄龙口山,长约40米,厚4米,当中开一门,门上设眺望楼,蔚为壮观。今仅存石墙于洞中。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其中七百弄喀斯特地貌景观具备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是广西12个精品旅游区之一。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划分,可分为七百弄景区、“八十里画廊”景区、岩滩景区和奇滩怪峡景区、龙着休闲度假区。七百弄的“弄”字本是由“山”和“弄”构成上下结构的字(拼音:lòng ,各种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均为:壮族语,石山间的平地),由于电脑普及后,打字印刷均电子化了,山弄的弄字打不出,就用弄(nòng)字代替了。 乌龙岭地区位于大化电站坝首附近水库的北侧,长分别为6公里,宽2公里,最宽2.7公里,公园大门正对县城主街道文昌西路口西郊公园丘陵高低起伏,沟壑曲折蜿蜒,主峰可眺望大化电站、水库、大化城市新貌和环城山景。两条林木葱茏的苍龙岭与位于其间的大化水电站组成“双龙争珠”奇景,新兴的大化县城,群峰环绕,一水中分。区内的金龟山、五龙仙山,卧佛山、观音山,情态奇特迷人。西郊公园建成后将为广西最大的森林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