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大化瑶族自治县(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08-28

  辖:弄合、弄京、弄良、弄平、保上、古竹、弄呈、戈从、弄雄、弄腾10个行政村。

  辖:红日、伟平、雅林、林茂、道德、宏伟、温和、镇西、竹山、胜利、盘兔、尤齐、弄往13个行政村。

  辖:豆也、和平、弄茶、六累、德礼、华善、加司、边弄、春贵、吞依、茶油11个行政村。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由河池地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南宁地区

  a的边缘结合部组成。公路距自治区首府南宁130多公里,水路上通贵州,下抵广州。全县幅员面积2716平方公里。

  大化县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

  a大化地处云贵高原余脉,都阳山脉自北向南跨过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一般在500~800米,最高系板升─七百弄山区,海拔一般在900~1000米,最高山峰七百弄乡的弄耳山,主峰海拔1108米。南部海拔一般在150~300米。县域地貌按成因分类有岩溶(喀斯特)地貌、剥蚀侵蚀低山丘陵地貌、河谷地貌三种类型,其中以岩溶地貌为主,境内峰峦叠嶂,洼地密布,号称“千山万弄”,仅七百弄乡就有大小弄场1300多个,而有人烟的仅324个。境内地表河总长474公里,河网密度为0.16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县内流程160公里。红水河一级支流共9条,县内流程117.2公里。县境内已查明有地下河14条,总长1242公里,平均流量0.89立方米∕秒。

  大化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2—21.7℃,年降雨量为1249—1673mm之间。

  a县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可耕。年平均气温18.2~21.3°C。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2.2°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2°C,极端最高气温39.7°C。年日照时数1217~1587小时,年积温6300°C。生长期、无霜期年平均分别达300天、33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80%。年平均降雨量1249~1673毫米,蒸发量1213~1645毫米。

  大化县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火麻龙眼、板栗、杉、松、竹木、金银花、黄精、山羊、鱼类等。传统工艺品的贡川纱纸、六也滕编、共和竹编畅销国内外。

  a岩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第五级电站,是广西第一座超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坝后发电厂房、开关站和垂直升船机组成。坝顶总长525米 ,最大坝高110米,是国内首项坝高超过百米的碾压混凝土高坝;4条直径10.8米的引水压钢管埋在坝内,是国内水电站首项最大直径钢管;通航建筑物为250吨垂直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69.5米。电站装机容量1210兆瓦,年发电量56.6亿千瓦时。

  大化县乔木主要有松、杉、任豆、香椿、苦楝木棉、枫树、青冈树、匀树、大头竹、刺竹;国家稀树种有擎天树金丝李等。野生动物及水产有:黑、麻、花三种毛色的山羊。蛤蚧、蛇类、野猪、黄猄、野山羊、猴子、山鸡、毛鸡、果子狸、穿山甲、竹鼠等。剑鱼、巴马纯唇鱼、暗岩鱼和长尾唇四种特有鱼种。

  大化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辉绿岩、钛铁矿锰矿硅石矿、大理石等。截止2014年,硅石矿已探明为93万吨,质量(品位)达一级以上标准。大理石、辉绿岩储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锰矿储量约有800万吨。

  2012年,大化县全县有人口46.1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66万,占总人口的81.6%;库区人口10.7万,占总人口的23.2%;瑶族人口9562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72%。

  a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