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A股缩量震荡,市场成交额跌破万亿元关口。全天两市成交9763亿元,自去年9月25日以来首次跌破万亿元。截至收盘,沪指跌0.24%,深成指涨0%,创业板指涨0.36%。 多只跨境ETF尾盘再度跳水,南方沙特ETF、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跌停,嘉实德国ETF、国泰标普500ETF跌超5%。 尽管面临持续的市场动荡,集团的策略师仍坚持对中国股票的看涨立场,预计基准指数(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将在年底前上涨约20%。 根据最新的报告,由刘劲主导的策略团队继续对中国内地和海外股票持“超配”观点,认为风险回报比仍然具有吸引力。他们写道:“市场情绪和流动性环境可能会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随着关税和政策明朗化开始改善。” 高盛建议投资者购买与政府消费相关的标的、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新兴市场出口企业,以及精选的科技和基础设施股票。他们还写道:“在创纪录的现金分配和国内利率下降的背景下,股东回报应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策略师们继续看好在线零售、媒体和医疗保健股票,并将消费者服务股票的评级上调至“超配”。 汇丰控股上周也表达了类似的乐观情绪,认为在中国内地“有利的政策信号”以及更好的经济增长前景推动下,对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持积极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