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采访里,导演和监制都说星爷全程深度参与了该剧,每集粗剪都会审,并且全剧里至少埋了100个与周星驰电影有关的彩蛋。 观众以为星爷在时隔10年后要续写西游,结果点进来才发现这回周星驰的身份是监制,而导演是地道的美国人。 实际上,自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后,周星驰便开始了“只挂名,不创作”的生活,从院线销声匿迹。 王晶说他“爱钱胜过爱电影”,罗家英说他“把钱看得太重”,田启文抱怨“给他干了10多年的活,结果他只送过我一件200元T恤”。 他生在九龙的贫民窟,7岁时父母离异,被母亲一个人带大。他睡过伸不开腿的架子床,帮姥姥摆过地摊,小时候觉得豉油捞饭就是天下第一美食。 在星爷的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段小人物的奋斗史,是主角在经历了一系列夸张与荒诞的戏剧冲突后完成逆袭。 有港媒总结了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间的房产买卖记录,发现他的投资眼光极其独到,很少失误。 周星驰便趁着其他富豪都不敢出手,怒砸3.2亿港币,拿下了歌赋山山顶的一块地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4栋豪华洋房。 之后,香港楼市开启长达17年的大牛市,星爷靠着这4栋洋房赚了好几个亿,被媒体称为“电影无厘头,投资有厘头”。 她本人精明能干,擅长理财,是周星驰的骨灰级影迷,为他办过网站,举办过庆祝活动,在成为正牌女友后,便开始帮着星爷投资。 在港媒的报道里,于文凤指导星爷如何投房产,买股票,在星爷生病时帮他重整公司结构,甚至一度还想把星爷旗下的品记国际运作上市。 可尽管连罗家英都称“周星驰的老婆于文凤炒楼很厉害”,星爷却说他的投资手段是和商界大佬刘銮雄学的,与于文凤的关系并不大,当年自己许诺说如果投资成功,要给于文凤10%的投资获利,也只不过是一句男女之间的情话而已。 周星驰与于文凤在2010年正式分手,而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星爷开始逐渐将注意力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了资本市场。 同样是在2010年,他盯上了一家名为帝通国际的企业,将其更名为比高集团,在一番运作后,让其成功登陆港股。 “他(周星驰)不缺钱......当然,最好的结果是通过精心制作与投资电影能够在版权层面赚钱,并能够在二级市场也赚些钱。” 端游,手游,网大,衍生动画,电影院,电视剧,影视城,潮牌,陀飞轮手表,AR+线下剧本杀...... 原本公司想借着《长江七号》的热度推出公仔大赚一笔,结果产品上了之后盗版泛滥,致使IP开发计划搁浅...... 而这一切,最终都反映在了比高的股价上。2010年,比高一股差不多能到20多港币,而在今天,该公司的一股连一港币都不值。 在“周氏喜剧”的独特风格和“我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情怀加持下,《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在票房上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好处是,在收购完成后,周星驰这个IP的估值已高达26亿,而坏处是,这笔收购中暗含长达4年的对赌协议。 再加上,情怀虽好,但也存在着边际效应。在补缴了当年的观影费后,观众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回到电影本身的品质上。 于是,在2019年的春节档,据传仓促上阵的《新喜剧之王》,让星爷迎来了口碑和票房的双双滑铁卢。 而之后的连锁反应,就是票房惨淡导致对赌失败,上海新文化开始追着要钱打官司。在58岁生日的当口,星爷抵押了自己估值11亿港币的“天比高”豪宅。 他搞web3,在网上卖自己参与的NFT,你会发现这些数字藏品的形象,大多来自他过去的广为人知的作品。 他的比高在今年4月跟爱奇艺和宙灵文化签了一份为期5年的谅解备忘录,合作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着《喜剧之王》、《食神》等经典IP的全方位开发。 而“周星驰”这三个字的含义,也从演员和导演,变成了一种象征着某种喜剧类型的、能够引发大量关注的符号。 这当然可以被视作一种吃老本,但相对于同行业那些靠网络大电影和带货走穴艰难生存、恨不得榨干自己最后一点价值的香港同行们,星爷对自己还剩下的羽毛,还是相当爱惜的。 《功夫2》马上就要定档了,《少林女足》要续写当年《少林足球》的神话了,早就拍好的《美人鱼2》终于要与观众见面了...... “能够理解老粉丝想看到星爷出演的心情,因为我也很想。但是确实,每个人在不同阶段,想做的事情不一样。” 对于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周星驰来说,比起继续冒险搞全权创作,在影视的道路上燃尽自己,把喜剧之王定格在观众的回忆里显然要更加靠谱和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