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油纸伞,属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是江南水乡,四季雨水众多,竹木资源丰富。作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纸伞在杭州已有230余年的制作历史。 据查,杭州最早油纸伞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的。当时杭州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大红伞等多个品种,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备雨具。 不过,现在的油纸伞,已经成为来杭州游玩的游客手中,拍照打卡的道具。特别是这两天的西湖边,阳光下,樱花雨中,撑伞的倩影,非常出片。 西湖边的不少商贩,也都在卖油纸伞。不过这些大都是市场批发来的油纸伞并不正宗,有些是绸布伞,有些只是纸伞。但是有一些伞面的确是刷过桐油的。 “刷油的这种最贵。”在一公园摆摊的商贩说,刷油的油纸伞卖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孩子父母买的纸伞,“孩子拍照凹造型用的。” “地铁安检员说,桐油伞是易燃物品,不准带上地铁。可地铁安全条例上并没有写桐油伞啊。”近日,有游客带着桐油伞乘坐地铁时被安检员拦了下来。 这事也在网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油纸伞确属易燃物品,不允许进地铁站是为广大乘客的安全着想,乘客应该配合安检人员。 “现在的油纸伞对于我们游客来说,最重要的功能可能就是装饰。这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一种欣赏。尤其是当在西湖边旅游,撑着一把油纸伞,会以为自己走入故事中,这种感觉,是让人向往的。”有网友表示,在杭州旅游,乘坐地铁这类公共交通是最方便的,万一买了油纸伞又不让上地铁,正宗的桐油伞价格也非常贵,不可能随意丢弃。“感觉会非常失望和不知所措。” 根据杭州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于2020年12月18日发布的《关于公布杭州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的通告》(杭公通〔2020〕34号)第四条,确实禁止携带易燃(自燃)物品中包含“黄磷、白磷、硝化纤维(含胶片)、油纸及其制品等”。 “主要是因为桐油涂刷制作的油纸,容易氧化发热,而且燃点较低,容易自燃。并且,伞面面积大、与空气接触充分,一旦着火,火苗会迅速发展蔓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该负责人说,希望广大乘客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共同守护安全文明的乘车环境。 南昌地铁表示,并没有严禁油纸伞上地铁的相关规定,但乘客如要携带油纸伞乘坐地铁,需将油纸伞包装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