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54本工作日记里的民情温度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5-01

  在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区块工作专班副组长陈建敏的办公桌上,按照时间顺序编号的54本工作日记,摞起高高一迭。这些日记写了22年,字数近200万字。

  今年51岁的陈建敏,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基层”。工作33年来,几乎都在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这些日记,不仅记录了他的工作经历,也记下了他做群众工作的真情和感悟。

  陈建敏个子高挑,身材挺拔。他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先后当过教师、军人、特警、文字秘书、乡镇干部、政法线干部等,辗转过十几个岗位,长期处于基层一线。

  1999年,陈建敏调入黄岩区府办,给一名分管农口线的副区长当联络员,开始大量接触群众工作。两年后的2001年,他开始写工作日记,记录工作点滴。

  一开始,他只是随意地记录,“想起来什么,就写上去”。到后来,才逐渐形成固定的格式。除了工作内容外,他还记录工作体会和感悟,还会把工作的乡镇街道情况介绍贴在本子后面,放便查阅。

  记者看到,在上垟乡工作期间,有一次,陈建敏就写了整整两页的乡镇工作体会,从分析乡情村情入手,写到学生营养餐的审核和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这篇千字长文的最后,他得出结论:“工程建设的好坏,是上垟工作风向标,是上垟问题的源头。工程建设领域管好后,树立正气,带动其他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工作日记,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查找、记忆。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反思和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陈建敏这样解释道。

  那时,让陈建敏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岩区高桥街道联丰堂村和螺屿村的用水纠纷。两村还因此发生过械斗。

  陈建敏跟着区领导,全程参与了这件事的处置工作。先是跟村干部一对一私下谈话,“各个击破”,再召开协调会。前后花了1个多月时间,开了3次协调会,调解才圆满结束。

  调解成功后,他在工作日记上写下了100多字的3方面感悟,分别是“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深入基层掌握实情”“要盯牢关键点锲而不舍去做工作”。

  在这之后,他调任乡镇街道工作,先后担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街道党委副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等职务,工作内容涵盖征迁、信访、并村等“硬茬子”,与群众接触的机会更多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先要发挥好村干部的作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个性化做工作”“要牢牢把握政策原则红线”“在政策范围内,帮助拆迁户争取利益最大化”......在不同岗位的历练下,陈建敏群众工作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日记本里记下的心得体会也越来越多。

  在他看来,群众本性淳朴,讲感情,识大体。只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平等的姿态、真诚的话语、接地气的方式,和群众沟通,就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陈建敏担任上垟乡党委书记时,黄岩区正开展新一轮的行政村撤并。该乡两个大村上垟村和西洋村,都想把风景优美的前岸村并入自己村。两村历史上闹过矛盾,在并村上互不相让,一度剑拔弩张。

  陈建敏意识到,前岸村无论并到哪个村,另一个村都不会服气。他没有按照上级要求由乡里出方案,而决定因地制宜执行政策,让前岸村村民自己做决定。

  在说服村民时,他用“农村嫁女”一事做类比,将前岸村比作待嫁的闺女,另外两个村比作来求亲的小伙子。“并村就像嫁女儿,到底嫁给谁,由女方自己决定。”这个接地气的比喻,一下子说进了村民心里。最终,根据村民表决,前岸村顺利并入上垟村。

  多年的基层群众工作,也改变了陈建敏的做事风格。原先从军、从警时形成的雷厉风行的个性,经过磨砺,逐渐变得沉稳和富有耐心。

  陈建敏逐渐学会用“绣花”功夫、“温情”工作来解决问题。做群众工作时,无论对方情绪多么激动,他都能做到不急不躁,语气平和地与他们沟通交流。

  2022年,已到黄岩区人大工作的陈建敏,被抽调至黄岩区“永宁焕新”工作专班,从事急难险重、事关全局的重点工程征迁工作。这名老兵又返回一线,当起了攻坚“尖兵”。

  一上任,他就接到了一个棘手的任务。涉及365户征迁户的小东门安置地块,征迁动员已经5年了,仍有6户未签订协议。每年,政府部门光过渡房费,就要支付4000万元。

  然而,这些未签约的征迁户,情况复杂,诉求多样,有些还和家庭矛盾、私人纠纷等纠缠在一起,像一团乱麻,让人找不到头绪。

  有两户未签约户,是一名70多岁的老妈和两个儿子。入户调研时,陈建敏发现三人各怀心思。老人担心老房子拆掉后,自己何处养老的问题。两个儿子则怕分家时分配不公自己吃亏。

  陈建敏化身“老娘舅”,主持召开家庭会议,帮助一家人签订了分家析产协议。解决了家庭矛盾后,这两户的征收协议也很快签了。

  经过陈建敏等工作组成员70天周末无休的奋战,这6户最终全部签约,小东门安置地块成为黄岩区首个签约及拆迁清零的城市五大攻坚“烂疮疤”区块。

  在这之后,陈建敏被抽调至锦江小学区块工作专班工作。该区块的征迁户王女士因为担心90来岁的老母亲行动不便,找不到合适地方安置,签约后一直没有腾房。得知此事后,陈建敏联系民政部门,前后四五趟在养老院和征迁户之间奔走,为老人找到了合适的养老院安置。

  “本来这些他都可以不管的,但他还是来管了。我很感激他。”王女士也被陈建敏打动,说他“温和有人情味”,主动腾房配合工作。

  今年4月,在协调老人入住养老院那一天的工作日记上,陈建敏写下一段新的工作感悟:“养老是一个人的必然归宿,服务好拆迁户老有所养也是拆迁的一项工作,可以促进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4月23日,历时296天,锦江小学区块最后一份房屋征收协议完成签约,实现全域262户签约“清零”。

  目前,陈建敏正进行锦江小学区块的扫尾工作。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再去别的区块继续攻坚,迎接新的挑战。而工作日记,他也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记下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