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澧县地铁十号线票价是多少?希望回复的准确一点!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1-09

  【作者简介】吴雪萍,1981年10月入伍于步兵第31师司令部,1984年2月从31师师部驻地云南省大理州下关市(今大理市),开赴中越边境者阴山作战,1985年1月退伍,1987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毕业后供职于某党政机关。

  今天,3月4日,又是一个阴天,边境的小县城阴天的时候特别多,雾也特别的大,能见度很低,20米以外就看不见人。上午和下午,我们打字室分别打印了几份绝密文件,即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晚饭后没什么事就去师总机班那边找老乡玩,回来后司令部召集全体官兵召开会议。

  会议由管理科丁副科长主持,丁副科长受司令部首长委托,向大家通报了92团2营副营长唐本新在侦察敌情时触雷不幸牺牲和一个兵枪走火打死自己的情况,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师参谋长黄明先对全体机关干部战士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心意思是要求大家一定要加强保密和安全工作。

  唐本新副营长,他是重庆人,1975年1月入伍,1979年对越作战前,提升为团里的工化参谋,战争结束后他先后担任连队的指导员和连长,1983年3月提升为92团2营副营长,当时他是92团最年轻的营职干部。

  1983年下半年,收复者阴山的侦察行动就开始了,全师有一百多名侦察兵在前线年雨季时离开剑川部队驻地,他带着一群侦察兵活跃在麻栗坡县的杨万地区。1984年春节,唐本新回重庆探亲,还没过完年,部队催促他又回到前线,继续开展战前对敌侦察活动。参与者阴山作战的大部队到达第一集结地域时,他们已经在边境活动了大半年,侦察任务算是基本完成。

  由于唐本新对者阴山地区的地形和敌情非常熟悉,据说,师里和团里都准备让他负责带领主攻营完成作战任务。2月25日、26日两天,他组织2个连队对作战方案进行讨论,当时主攻连认为攻下主峰据点需要一个小时,他考虑到越军逐渐习惯了我军拔点作战的打法,增援速度有所提高,要求必须半小时占领主峰表面阵地,并且向上下级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方案,取得了大家的认同。

  26日,他向党组织上交了自己1984年1至5月份的党费,共计2.5元,因为已经通知他战后就要调到军区去工作,所以他对收缴党费的同志说了一句:“这是我最后一次交党费了。”

  28日开始,唐本新前后6次带队到前线侦察敌情,进一步摸清了敌方的火力配置、炮兵阵地、阵地编组、障碍物设置等情况,并向上级做了汇报。师侦察科不断地收到他传来的各种敌情信息,知道他经常出入敌方阵地,作为副营长和拟作为主攻营的负责人,如有意外,师里和团里的损失就太大了,建议他先负责战前的行政事务,为此他专门写信给师侦察科科长:“为了帮助上级定下正确的决心,打好仗,我还是要求去前线侦察敌情,进一步摸清情况……”。

  3月4日,他再次带领主攻连连长、主攻排排长等6人,从江冲河边摸到868高地山脚。这次侦察的主任务,一是确定渗透路线,二是再次确定主攻出发位置,他担心越军临时在出发位置布雷,三是确定火箭爆破器的布设位置。

  不料,在侦察的途中,突然遇到了一个打扮成越南平民的人,此人自称叫杨昌民,越南人,住在附近高地的一个寨子里。很显然,遇到了这个人,整个侦察行动有可能被暴露,而这又是战前最后一次非常重要的侦察,当时越军对我军频繁的前沿活动已经有所警觉,如果再组织侦察就可能暴露整个作战意图。

  怎么办?不管是否继续侦察,总要妥善处理这个人才行,否则撤退都有问题。有人建议把他捆在树上,也有人建议抓回去。唐本新沉吟了一会儿,对这个越南人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到江利(越南边境县城)去,你知道哪里没地雷?怎么走好?”实际上,是给了他一个假消息。越南人也很配合,比比划划了一阵,说了一条安全的道路。由此,唐本新就放越南人走了。

  路上,唐本新对同行的侦察人员说,这个越南人光着脚,仔细观察他的手脚,首先肯定不是越南特工,一路上我们也没有发现被人跟踪;其次,他对自己住的地方没有犹豫,回答得很利索,不像伪装;另外,他背篓里都是各种野菜、山薯、苞谷,当时越南边境人民生活十分艰难,这个人一定是为全家出来找吃的,如果把他捆到树上,到了夜间他还没能挣脱,可能会被野兽吃掉,如果抓回我方,审查结果下来少说也要一两个星期,他家里会失去主要劳动力,他家人就可能被饿死,于是还是放他走了。最重要的是,这次侦察几个小时就能结束撤回,对方又被假消息迷惑,即使回去报告越军,对方组织围堵也根本来不及。

  后来的事实证明,唐本新的判断是正确的,整个侦察行动结束,越军也没发现我侦察分队,放走的这个越南人也没有去报告越军。

  侦察行动结束大约一个小时后,唐本新在预定的出发阵地潜伏区碰响了一枚绊发雷,双腿被击穿了两个小洞,右胸被击穿了一个大洞。

  在地雷爆炸后,他对后面的官兵大喊了一声:不要上来!地雷!由于失血过多,唐本新于1984年3月4日13时05分,在11军前线野战医院手术室里去世,享年29岁。

  唐本新在备战与执行侦察任务中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头,深受官兵的尊重。他触雷不幸牺牲后,军师领导与战友们都十分悲痛和惋惜,要求速送西畴已选定的“战场牺牲烈士墓地”厚葬。

  当天,何其宗副军长同31师喻忠桂政委带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早早来到西畴县城郊陵园附近的木材加工厂内,目睹工人赶制棺木,等候遗体从前方运回。守候着为烈士遗体净身、着装、入棺,何副军长同喻政委亲自为唐本新烈士盖上党旗,肃穆向遗体告别,盖棺,两位首长又亲自送到墓地为棺木培土下葬。“葬礼”虽然沉痛冷清,但肃穆庄重,规格高。

  1979年对越作战之后,一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烈士为国捐躯,抚恤金仅为500元,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根据全国人民的愿望,国家修订了《军人抚恤条例》,因战牺牲的抚恤标准,由过去的战士500元、干部550元提高到战士2000元、干部2300元,执行时间为1984年4月1日。

  然而,唐本新的牺牲时间却是1984年3月4日,按规定只能执行老标准。者阴山作战结束后,部队向唐本新烈士的家属通报了亲人牺牲的消息。因为同一时间发放的烈士通知书,团里在执行抚恤标准时,总不能有两个抚恤标准吧?为此,团首长大伤脑筋,军师首长也做不了主,直到请示军区才得到答复:“请92团认真核实唐本新烈士牺牲的确切时间,按照核准后的时间执行抚恤标准。”

  重新“核实”,重新上报,最终结果当然完全符合规定。还好,原始的大理石墓碑上明白无误地刻着唐本新牺牲的准确时间,据说后来陵园维修时,所有烈士牺牲的日期统一定为战斗打响的4月30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宣传的弱化,那场离我们最近的战争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然而,曾经参与那场战争的老兵们心头的硝烟却永难消散,长眠南疆的战友将永远铭刻在我们这些幸存者的心中。每年清明节,无数年近花甲的老兵总会从全国各地赶来,为当年朝夕相处的好兄弟敬杯酒、点支烟,陵园里传出的哭声依然撕心裂肺......(未完待续)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