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歼-20项目启动到现在大规模列装,只用了不到十年,这个速度放在全球航空领域都挺少见的。 我查了下公开的军工报告,成飞搞了好几条脉动生产线年提了不少,连发动机都基本是国产的涡扇-15,不用再依赖进口了。 这明摆着是针对西太平洋的任务来的,这片海域广,航程够长就能少靠加油机;遇到事儿了,载弹量大也能应对得更从容。 现在歼-20主要部署在东部、南部战区,经常在台海周边、南海岛礁巡逻演练,跟空警-500、运-20配着用,这套组合下来,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肯定要变。 美国现在重点搞F-22的升级,尤其是那35架老款的Block20机型,之前主要用来训练,现在要改成能实战的。 第六代战机NGAD还得等十几年才能量产,现在歼-20数量上来了,不把F-22改一改,怕是要在这过渡阶段丢了优势。 2025年美国空军给F-22升级拨了12.8亿美元,主要改三样:雷达探测距离提30%,隐身涂层更耐用,还能指挥无人机。 升级后的F-22要用到2040年代,而且要接入美军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跟海军、陆军共享数据,还能跟XQ-58A无人机配对,一架F-22能带4到6架无人机干活。 不过话说回来,美军要全球部署,F-35系列分散在欧洲、中东、亚太,真正能用到亚太的数量其实有限。 去年中东有次局部冲突,美军的F-35A遇到电子干扰,无人机编队信号断了就失控了,没法接着执行任务。 现在AI再厉害,也没法像人那样应对突发情况,空战里局势变太快,飞行员的直觉和判断,暂时还替代不了。 而且载人战机还是个“技术试验田”,新的材料、航电设备,都得先在载人战机上试成熟了,才能用到无人机上。 再看数量对比,中国现在有300架歼-20,美国有180架F-22、240架F-35A,算上海军和陆战队的F-35B/C,总数还是美国多。 但按SIPRI的数据,中国歼-20每年能造80到100架,美国F-35每年造120架,但F-22已经不生产了。 照这速度,到2027年,中国歼-20可能突破400架,跟美国在亚太部署的F-22加F-35A数量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