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守望千年庐州 共建志愿合肥”——关爱健康安徽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合肥市物业行业志愿服务基地包河区中建·智立方园区举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志愿者為户外劳动者、志愿者和新就业群体家庭开展健康服务。 党建引领,构建志愿服务生态圈。包河区聚焦小区治理“硬骨头”问题,推动四级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767个。积极推进街区党组织建设,建立“党组织+志愿者”联动机制,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强化志愿服务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组织保障。把群眾满意作為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老龄人群和特殊群体需求,组建“邻裡守望”志愿服务队217支,落实责任包保,拓展“一键连”“智能水表”等科技应用场景,组织开展“大爱合康”微公益创投申报。以《合肥市志愿服务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方案》為纲,围绕小区清洁、停车秩序、环境“微改造”等群眾关切问题,以“友爱包河·共建善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品牌為核心,区街两级共培育志愿服务项目30余个。 上下联动,筑牢志愿服务共同体。精心打造集协商自治、文体活动和便民服务等於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阵地300个,“歇歇角”驛站121个,“友好小区”106个,开展缝纫、修补、理发等志愿服务,以“微志愿”撬动“大治理”。建成覆盖全域的志愿服务网络——107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与564支小区志愿服务队伍协同发力,6600余名志愿者常态化投身环境美化、邻裡互助、文明倡导等。发布66个“邻裡守望,小小志愿者进社区”青少年暑期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香樟树下”“一楼见”“人人屋”等议事协商平台,深度聚合民智共识。 专业赋能,提升志愿服务驱动力。目前包河区共有53支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这些组织的核心志愿者来自於各类专业社会组织或公共服务机构,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资质。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全面推行“社工导师制”,通过“1+N”结对模式系统传授需求精准识别、项目科学设计、活动规范执行等技能,实现专业力量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耦合。包公街道“人在暖途”项目深耕八年,创新构建“物质保障+专业服务”双轨帮扶机制,累计為11200余名因病、因残、因灾致困群眾提供立体化援助。 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深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包河区将以“三个维度升级”擘画志愿服务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实践路径。从治理维度上,推动志愿者从服务者转型為治理主体,通过专业培训赋能志愿者骨干担任楼栋长、业委会成员等社区治理角色﹔从技术维度上,依托“合邻意”“共治包河”等数字平台,构建“民意採集-智能分析-预警预判”闭环机制,推动治理效能提升﹔从生态维度上,创新“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实现治理资源库与民生需求池的智能匹配。当“志愿红”成為城市毛细血管中最活跃的细胞,城市精细化管理便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这种温暖的力量正在重塑城市的品格与高度。(包轩)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