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编、事业编转为企业编后,工资涨幅还是比较大的。但转型后的城投其实已经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同时还背负着几家公司的债务,负担较重,市场竞争力到底有多大还是未知数。”前述华南地区地级市财政局人士表示,“按市场化运行,这将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为了增强竞争力,该县将城投公司市政道路、桥梁等公益性资产剥离,与此同时通过招拍挂、回购、置换等手段注入经营性资产。 记者了解到,多个地方都在进行相关操作,剥离的公益性资产有两类:一类是早年间为壮大资产规模,注入到城投的学校、医院、体育场、博物馆等;另一类是置换债所对应的资产。 后者的逻辑在于,发行置换债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后,相当于本级财政替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偿还了债务,那么置换债券所对应的资产就应当划转给政府部门。这类划转的资产主要是道路、桥梁、公园等公益性资产。 前述中部省份省会城市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此前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剥离公司土地储备的职能,但进展不大。27号文后,剥离土储的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增量土地储备项目划到国土,存量项目3年内需完成移交。 他所在的公司也有公益性资产要划到政府部门,比如道路划到城建部门,公园划到园林部门。“划拨的资产需要手续完备,但以前为了赶工期很多规划、手续都没有履行,所以短时间划拨还存在难度。” 剥离后,“虚胖”的融资平台成了“瘦子”,其资产规模将收缩但债务仍在,可能面临评级下调的风险。因此,诸多地方将向城投公司注入经营性资产。但对于区县城投而言,其经营性资产比较有限,转型依然较为困难。 公益性资产剥离后,城投公司将只剩经营性资产,由此转型为普通国有企业。另一针对性的措施是化解隐性债务。 按照相关定义,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在业内人士看来,隐性债务并非政府债务,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担保、财政兜底,隐性债务和政府信用又有关联。 目前隐性债务尚无官方数据公布,但诸多研究机构认为总体规模在40万亿左右。按照要求,这些债务需要在5-10年内化解。 “5-10年相当于政府的1-2个任期。” 前述中部省份省会城市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隐性债务化解后,隐性债务和政府信用细微的关联就会切断。彼时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地方主要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处置政府闲置资产(如房产)、出让股权等方式化解。近期引起外界关注的是商业银行对隐性债务的置换。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去年10月国办发〔2018〕101号文下发后,部分股份行及城商行参与了置换隐性债务的尝试,但规模不大。今年6月《关于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公司到期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下发后,国有大行也在跟进参与隐性债务置换。 “隐性债务置换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进行,要求置换的隐性债务对应具体项目且具有现金流,那么置换后形成的新债务就是市场化债务,而不是隐性债务,由此达到减少隐性债务的目的。”张宇表示。 在地方投融资人士看来,上述诸多转变虽然都不易,但都将弱化城投公司的政府信用,进而厘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股市竟无法开盘 延迟100分钟才能交易!此前连续杀跌 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 国务院部署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问题 中国互联网100强揭晓 哪座城市数量最多?深圳、杭州都输了 它才是全国第一 送出的300436可能盈利5%,感激无数人的信任与关注,感谢大家了。好股送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