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小牛电动在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举办了2019春季新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中,牛电科技也带来了小牛电动的新品——小牛电动US和小牛电动U+。许多消费者都了解,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即将在今年4月15日正式实施,而这项规定的发布也对电动车品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次小牛电动选择在新国标实施前推出这两款新品,相信也是对于这次新国标高标准下的完美解答。而究竟小牛电动US与小牛电动U+有哪些升级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牛电动US是小牛电动推出的“轻量版”产品,它的外观并不像小牛电动U+那样“肌肉扎实”,轻巧的体型让它看起来较为精致简洁。在机身上也没有复杂的装饰,延续了小牛一如既往的简约风格。和小牛电动的第一代产品U1相比,小牛电动US的造型给人带来了更多“轻盈感”。其一是因为小牛电动US本身的体型就较为“娇小”,其二则是因为电动车在一些部位做了减法,将原本厚重的材料以坚固的骨骼所代替,这样的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保持了自身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减轻电动车的“体重”。 从规格上来看,虽然小牛电动US和小牛U+在外观设计上基本一致,但后者要比前者的体格稍微“壮实”一些。这是因为小牛电动U+在车架上加入了短尾设计,整体看起来更具动感。 小编身为一名女生力气并不大,家中也有一台小牛U1,但相比较来说,小牛电动新品的重量要更轻一些,也更便于搬动。 接下来我们将以由上至下、由前向后的顺序,带大家了解小牛电动US与小牛电动U+。小牛电动US的把手部位基本上延续了前代设计,我们可以在把手部位找到小牛需要操作的所有功能,放在手边也较为适合操作。而手握部分则较为贴合手掌线条,握感也相当不错。 圆形的仪表盘位于中心,显示内容的排布基本上也与前代相同,包括速度、电量、模式、时间以及GPS定位等。速度的数字字体很大,在骑行时低头稍微扫一眼就可以看到,也不会因为看仪表盘出现意外的可能。 位于前方的“天使眼”环形灯,基本上已经成为小牛电动的标志性符号,在这款中也不例外。 车轮的结构相当厚实,轮毅整体为黑色,相当帅气。电动车的前方采用碟刹,后方则使用鼓刹,这一点也与此前的产品基本一致。从小编的实际体验来看,这样的设置足够灵敏,在按下刹车后能够及时进行反馈。 此外也需要提到,小编的身高大约为1米65,坐在电动车上时,双脚的脚掌基本可以贴合地面,高度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 尽管从外观来看,本次的两款新品似乎并没有太大调整,但在内部则加入了搭载第4代 NIU Energy 睿电 AI 动力锂电系统。众所周知,锂电池的密度更高,并拥有寿命更长、供电时间更长的优点。小牛电动在电动车新品中所使用的,是18650汽车级动力锂电芯,在动力输出、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小牛电动也在新品中使用了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对电量进行一部分回收,也能减轻对电池的负担。而反映在实物上,我们可以发现,小牛电动的电池相比以前的电池要更小一些。小编此前也经常更换家中U1的电池,电池的重量确实有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感觉。但在小牛电动US与U+中,电池的重量都要稍轻一些,虽然U+的理论续航历程可以达到160km,但也要比前代产品稍轻一些。当然我们仍然希望小牛电动能在电池上进一步发掘潜力,打造更轻便易于搬动的电池。 不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小牛电动也对新品的“智商”进行了大幅提升。在电动车内部搭载有Cloud-ECU智能中央控制器,通过布置在车身的20个传感单元,可以达到300次/min的频率对车辆信息进行扫描,并能够收集超过600项车辆相关信息。 如果你在骑行中,电动车出现了意外状况,就可以依靠传感器将问题回传至手机APP,这样更加便于对电动车进行管理。如果连接了手机APP,我们也可以远程看到自己的骑行状态、骑行轨迹。在前代产品中我们看到过这些功能,而小牛电动本次对这些功能的升级更新,也增强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了解,小编认为这点还是相当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