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昂扬奋进的崭新风貌、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极大激发和增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次大阅兵,不是炫耀武力,更不是叫嚣战争,而是为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战略支撑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这些重要论述,把军事斗争放在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中来把握,放在我们党勠力复兴的历史使命中来运筹,彰显了强国强军的历史担当。 关山重重的复兴路,离不开登高望远的领路人。习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来自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也来自在我们党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离不开各方面的斗争,尤其是军事斗争。这是强国与强军辩证统一的要求,蕴含着深谋远虑的战略考量。 确保伟大祖国地位不被撼动的必然要求。“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打出赫赫国威军威,打出新中国几十年的和平,有力捍卫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军事支撑的大国从来称不上真正的大国,也不会受到别国的尊重。只有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世界一流军队,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够决战决胜,国家安全才有后盾,大国地位才有保障。这个强国与强军的辩证法,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再次得到有力证明。 确保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必然要求。伟大斗争不是局限在某一领域,而是贯穿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涉及新时代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其中,军事斗争是习主席使用次数较多的词汇,因为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一些不希望中国强大的势力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我国周边领土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等问题更加凸显;我国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和海外机构、人员等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势下,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有效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保底手段,也是最后手段。只有保底手段保得了底,最后手段制得了敌,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勇敢朝着既定的目标阔步前进。 确保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越是接近奋斗目标,复兴进程被滞缓或打断的风险压力就越大。当今世界,西方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斗争,以强大军事力量和充分的斗争准备,确保打赢未来战争,确保不发生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战略风险、全局性风险。 当前所进行的这场伟大斗争,是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过程的伟大斗争。在伟大斗争这一棋盘中,习主席特别强调的“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明确了时代坐标,赋予了人民军队崇高的使命担当,显示出巨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 实现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强国复兴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习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强国”与“强军”的内在统一关系。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在这个新征程中,“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是中国梦强国梦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化,是我国由大向强迈进关键阶段对人民军队的时代要求。一流军队是一流强国的标准配置,军队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指标。只有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和战略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