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华为花高价买来进口设备,却发现背后的研发者竟是中国人,任正非愤然表示“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却跑到别人家下蛋”。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发布联合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美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逃离美研究机构,选择回国。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同比增加22%。 港媒《亚洲周刊》报道分析,背后原因需要追溯至2018年川普时期,其司法部以“保卫自己的科技领先地位及安全”为由,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大规模针对华人科学家展开调查,怀疑他们散布研究机密,质疑他们的忠诚。 《卷入交锋:华人科学家的恐惧》一文中,菲尔兹奖获得者、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表示,自己无法忍受这种高压环境下,因为时时担心被怀疑,甚至无法安心工作,“总觉得一直有人盯着”,美一直标榜的“科学无国界”,也在这种恶意针对之下荡然无存。 针对性事件频繁发生,华人科学家纷纷逃离这种“令人厌倦”的环境,选择回国。《亚洲周刊》评论,这类举动已经对日、德等其他族裔学者产生巨大的“寒蝉效应”,人人自危的紧张感弥漫其中,正在影响美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 过去十年,我国一直在招募顶尖科研学者,但收效甚微。美国科技公司聚集地硅谷中,清华北大毕业生高达2万人,尖端技术人才、高管中的华人比例占46%。 可以说,美如今的科技水平,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国人的贡献的。诸多来自国内的研发资金也曾有外流趋势。比如坐拥百亿身家的房产大佬潘某屹,为了把两个儿子送进常春藤名校,向哈佛、耶鲁捐赠6亿美元,作为研发资金。哈佛一位教授还曾回赠一类Cellerator(“赛瑞乐”)抗老分子技术,展示研究成果。 在这类靶向拓宽生命健康周期的研究中,通过细胞活化分子干预改善机体老与衰,受试体的细胞生命周期被拉长约30%,惊人的实验结果吸引不少富豪为其注资。 而随着美政科氛围急剧恶化,华人科学家纷纷离美归国,这些高端技术优势正在大规模向我国转移。《亚洲周刊》援引数据表明,归国华裔科学家中,约639名为数学及物理学家,工程计算机领域约302名,生命科学领域占472名。 不久前,专攻小分子生物学领域、曾破解困扰世界50年难题的颜宁博士,坚持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毅然回国,加入深圳医学院,带领我国基础生物领域学者持续攻坚。 诸多科研成果也在国内迎来大爆发。生物医学领域,曾被潘石屹等富豪看重的抗老分子“赛瑞乐”等,也经由国内京东大健康等渠道,大规模普及到一二线高净值人群中,百万熟龄人群利用此类技术为“岁月充值”。 国内中科院KAT7等生物老衰研究也在此背景下持续取得突破,业内人士表示,其未来有望比肩“赛瑞乐”等市场化技术,疏解老龄社会压力,为提升国民健康夯实技术基础。 此外,我国半导体芯片技术领域也迎回尹志尧等重量级专家,并一连带回30名芯片专家回国。如今,我国28nm、90nm芯片接连取得突破,打破技术卡脖子的困境。 这股人才离美潮,令美方惊惧交加: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技术高地就会被取代”,其呼吁各方关注政、科氛围恶化的问题,留住人才。 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我国技术实力、科研体系日益完善,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各国人才更愿意弃美入华。 日芯片专家坂本幸雄遭遇美、韩联合技术围堵,70岁的他选择投奔中国,开启自己的“复仇计划”。不久前,德国8名顶尖脑科学家接连跳槽中国,引发国际关注。 如今,天下英才“飞”回国内,正如芯片专家尹志尧说的,“我们给外国人做嫁衣,已经做了很多年了,现在应该回去给祖国人民做些贡献”。随着我国人才的不断集聚,高端技术领域的腾飞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