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挖几十个坑,上报几百个坑。真是坑!”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福民村群众向河池市纪委监委如此举报。 群众种核桃,国家给补助。该村原支书韦某挖核桃坑88个却上报600个,骗取补助5120元。挂牌督办,一抓到底。市县纪检监察干部爬上山,一个坑一个坑数,查清了事实,韦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是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在“专”字下功夫、在“实”字做文章,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缩影。 专项治理核心在“专”,重点在“治”。在自治区党委统筹推进下,自治区纪委监委采取“专抓专治”、“抓系统、系统抓”、抓特色亮点提升质量等有力举措深化专项治理,全力助力全区脱贫攻坚,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10月,德保县燕垌乡燕垌村的村民向蹲点调研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家兴抱怨说,县里修路把排水沟填了,几十亩农田绝收,群众多次反映未果。纪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重修排水沟。随后,履职不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县交通局副局长农某及相关责任人被立案查处。 “自治区纪委监委对我们扶贫开发重点县专项治理工作实行专抓专治。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何家兴说。县委、纪委监委分别扛起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带头深入扶贫主责部门和村屯调研,排查问题线索。 压力直传直导。该县突出“去存遏增”开展问题清仓起底,突出“巩固防增”开展专项整治,突出“常态治理”开展建章立制,2019年全县立案查处扶贫领域案件85件85人。 这是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化专项治理“专抓专治”模式。全区突出重点,聚焦精准,出台自治区国定贫困县专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33个国定贫困县专门单列,“贫困县纪委书记专门抓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单列,由自治区直接实现单列管理、重点指导。 ——建立重点贫困县纪委书记“一年两例会制度”。33个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纪委书记到自治区纪委监委交流经验、查摆问题、推动工作,有效激发责任担当。 ——实行重点巡察制度。对扶贫开发重点县履行专项治理主体责任开展重点巡察,督导专项治理主攻战。 “专抓专治”带动专项治理往深处抓、往实里做。2019年33个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299起,党纪政务处分1889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 “还有没有生活困难的群众没有纳入低保”“低保金落实到位了吗”……2019年6月以来,自治区民政厅建立全区民政部门专项整治重点县联系制度,选取20个县为联系点,每个点选定30%的乡镇、村作为重点开展农村低保专项督查,以点带面推进专项治理。 该厅组织低保漏保错保问题、低保经办违规违纪问题、低保兜底脱贫攻坚预警“三大排查”,农村低保对象由原来的184万人增加到231万人。 这是全区扶贫责任部门(系统)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的具体实践。 “抓系统”压实责任,“系统抓”扛起责任。2019年自治区纪委监委聚焦民政、水利、农业农村等25个项目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开展“抓系统、系统抓”,约谈各部门,并派出督查调研组分赴各部门督查。 这一硬招解决了纪检监察机关单兵突进、一些责任部门作壁上观等问题。职能部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紧盯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立项、核准、实施、验收,资金申报、审核、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排查问题,极大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 自治区水利厅高位推动水利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专项治理,修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办法,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程序;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易地搬迁对象不精准等问题进行排查,对重复享受易地搬迁和危旧房政策的1829户进行整改;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线索处置工作制度,把“系统抓”抓出的重要问题线索提级办理、优先处置。2019年,全区累计检查扶贫项目38.7万个,发现问题6335个,移交问题线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13年,博白县宁潭镇杨旗村一村民获危房改造补助,2016年又获库区旧房改造项目补助。重复享受补贴,违反了扶贫政策。 2019年5月,该县扶贫惠民资金项目大数据监督平台工作人员在运用监察模块比对,发现了问题线索。县纪委查明村干部莫某作为项目验收组成员,没有深入实地核验就签字,造成村民重复受益。9月,莫某因工作失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截至目前,博白县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自动甄别发现资金发放重复问题1167例,资金发放互斥问题2692例。 以特色品牌带动整体工作。自治区纪委监委实施“六个聚焦、六项行动”,督促指导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等六大重点,开展监督执纪再精准行动等六大行动,因地制宜选取助推脱贫攻坚最有力、成效最明显的工作打造亮点特色品牌,提升专项治理实效。 梧州市龙圩区廉洁“小广播”护航脱贫攻坚是深化专项治理又一特色。该区纪委监委整合本地“鹿儿剧”、村广播等地方宣传载体,在77个村(社区)搭建起廉洁“小广播”平台,形成人人都当“小广播”、处处都有“监督哨”、面面都是“正衣镜”的格局,有效深化专项治理。2019年扶贫领域问题案件立案48件,占总立案数一半。 全区抓特色亮点,促进专项治理提升。桂林市开展“三会两书一回访”、百色市强化“两不愁三保障”专项督查、河池市实施“五查五纠五整治”行动、田林县打造三级监督体系……全区创新开展119项亮点特色工作,形成“一市一亮点、一县一特色”的生动格局。 智慧畜牧贷’是农行的创新产品,以牲畜为抵押物,通过为牲畜佩戴电子耳标,既实现对抵押物的实时跟踪,也为养殖户提供了对牲畜测温等监测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9日发布报告说,感染人类的细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世卫组织对此高度关注。 系列实验研究工作首次在爱因斯坦严格定域条件下证明了“虚数不虚”,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量子基础物理的认知,而且激发科学家们探索更多的量子力学基本问题,也为未来量子信息技术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启示。 到2025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到2060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新征程上,我们将全力服务“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科技与人才支撑。 2022年12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记者于文静)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发布《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共遴选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首次绘制黑麦高精细物理图谱等10项具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到最重要的预期成果。 12月19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已施工至32节,主塔高度突破200米。 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 种业振兴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胸怀天下、心系民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致力于攻克小麦生产中的“顽症”——小麦条锈病。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日前,根据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1384个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种。 报告显示,北京首次超越伦敦,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三位。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均进入全球前十强,分别位居全球第六、第十位。 由团结香港基金主办的“创科博览2022”近日在会展中心开幕,展出约50项国家级展品,涵盖航天、陆地、深海、智能、生物科技五大领域,其中“祝融号”火星车模型等为首次在港展出。 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肯定。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肯定。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一,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二,农业热点前沿国家总体表现力得分排名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典仪式18日在杭州举行。仪式上发布了《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 中国商飞公司先后投入六架试飞机,辗转天南海北,开展密集试飞,完成系列试验,终于用五年的时间攻下所有考题,交出圆满“答卷”。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这款飞机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正式走完了设计、研制、试验试飞、适航取证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