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前三季度城轨发展概况,快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公里,其中三季度新增运营线公里。前三季度共计新增运营线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座。· 轨道交通是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包括了我们通常说的地铁,也包括了市域铁路和城际铁路,等等;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通常在城区内运营,主要是指地铁,同时也包括了轻轨、跨座式单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磁浮交通、自导向轨道系统、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悬挂式单轨等多种轨道交通方式。 根据图示,青岛和济南交通运营里程分列第10位和28位,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93.10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110.00公里,市域快轨里程174.30公里,有轨电车8.80公里;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4.10公里,全部为地铁交通。山东其他地市目前还没有轨道交通运营。 轨道交通建设受政策、城市财政收入和人口等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来看,青岛的轨道通车里程排名和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人口数据还是大体对应的。根据公开统计数据,2021年青岛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全国第1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8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3;人口1025.7万,在全国城市中排在16位。青岛地铁里程排名第10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济南因为是泉城,需要考虑“保泉”,修建地铁时间较晚,第一条线路是通往长清的轨道交通1号线日才正式商业运营。今天的济南,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实际人口过一千万,人口在全国能排进前20名;地区生产总值5年跨越5个千亿大关,2021年达到11432.2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8。因此,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84.10公里,与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名不相适应,但原因众所周知,完全可以理解。 需要看到,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列28位,是一个暂时数据,后来居上只是时间问题。今年8月4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进行解读,其中关于轨道交通部分内容是: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及时开展轨道交通三期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市交通,提升骨架网络承载能力。一是加快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6条地铁工程建设,到2025年,运营及在建城市轨道达到279公里,推动轨道交通场站TOD综合开发,完善周边公交、慢行体系,引导城市功能、人口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适时开展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以来,济南地铁建设明显加快了速度,体现出“适度超前”倾向:2月12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会表示,在轨道交通方面,全力推进轨道交通3号线号线号线一期工程以及至济阳有轨电车建设,力争开工建设7号线号线一期。 此次国庆假期期间,济南地铁建设如火如荼:3号线二期工程稻香站主体土建子单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这是济南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首个通过正式验收的车站工程;4号线一期青岛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是第四座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6号线王舍人站围护结构正式施工,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此外,8号线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7号线号线一期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此前9月6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网站对济南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总体总包设计中标候选人进行了公示,这预示着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即将有地铁支撑。据悉,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起自凤凰南路站,终于济北站,线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线路起于邢村站,沿经十东路走行,途经历城区、章丘区,贯穿东部新城、章丘大学城,止于清源大街站,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25.5千米。 青岛的城市轨道建设也正突飞猛进。2021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批复指出, 三期获批后,青岛轨道交通获批里程达503公里,将位列全国第九位,这对于青岛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排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