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上海购物节旅游节互相顶托 “首店经济”“夜经济”唱主角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09-23

  “要购物,到上海。”这不只是2019上海购物节的主题,也成为越来越多外来游客来上海的动力。

  9月20日,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迎来了最长的狂欢夜——2019上海购物节开幕。作为主会场,南京路步行街沿线的商业企业把营业时间延长至23点,轨道交通13号线也延时运营。

  在全面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过程中,首店、新品首发、夜间经济以及消费新体验等诸多效应的叠加,让“魔都”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上海购物节和旅游节的内容是相互嵌入的,早在策划环节,上海商务委和旅游局方面就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双节联动也成为“旅游带动消费升级、购物刺激游客大涨”双向互动和融合的缩影。这两个趋势带来的利好,上海显然都占了。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拉开帷幕,上海消费市场迅速给出了反馈。

  上海市商务委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37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节日期间(9月13日~15日)实现销售额32.6亿元,同比(2018年9月22~24日)增长7.2%。

  从业态来看,购物中心、百货、奥特莱斯等业态均保持较好增长,其中世茂广场、一百商业中心、上海环球港、佛罗伦萨小镇、港汇恒隆广场、合生汇、大丸百货等监测样本销售额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

  根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市节日期间(9月12日~14日)发生消费共计161.2亿元,其中外地来沪游客消费次数高达404.9万人次,发生消费63.7亿元,在当地总体消费额中贡献了39.5%。这一比例高于今年春节的7天长假(37.3%)和元旦的3天小长假(29.7%)。

  从消费板块来看,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中,中秋假期的购物消费占总体消费的79%以上。

  2018年,上海市旅游总收入已突破5000亿元,达5092.32亿元,同比增长13.54%。2019年,增长势头仍然强劲。

  本届上海购物节围绕促进和扩大消费,将聚焦“夜间消费潮”、“新品首发、新店开业季”、“商圈商街行”、“购物专线游”、“行业联盟秀”、“消费新体验”等六大板块,凸显“首店经济”、“夜间经济”、“龙头效应”、“会商旅文体联动”、“特色商圈商街”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六大特点,覆盖全市16个区,共计100余项重点活动,涵盖2000多家企业的2万多家网点。

  让“上海购物”品牌越打越响的正是这六大特点。其中,持续创下新高的首店经济功不可没。

  中商数据与RET睿意德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首店经济继续领跑全国,上海、北京、成都分别引入首店498家、328家、237家。

  上海首店经济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498家首店中,全国首店达136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包含国际品牌的13家全球首店和亚洲首店。

  大量的外来年轻游客把首店和新品首发地作为来上海旅游的重要“打卡点”,这也成为他们在“魔都”消费的动力。为了抢购新品、限量版,品尝网红美食,他们甚至愿意彻夜排队。

  购物节期间,大量外资品牌趁热抢滩上海发布新品,包括化妆品品牌法国娇兰在兴业太古汇推出私人定制的精品香水罐装服务;Guess品牌将举行全国新品发布会;StuartWeizman和Versace等大量品牌也将发布新品和潮流限量产品。

  在此之前,今年4月,等待了17年的《丁丁历险记》中国首店在上海开业。《丁丁历险记》版权拥有方比利时莫兰萨公司的中国代表王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试营业初期,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宣传,就意外地迎来了客流爆发。

  王越他们做了统计,在刚开业的2个月里,就有大约16个城市的人来过这家首店。“北京来得很多,成都、厦门、青岛、天津、贵阳、长沙都有人来,真是出乎意料。”

  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的负责人此前也表示,自2017年12月5日开业以来,上海的烘焙工坊每天平均接待8000人次,一年累计接待量超过数百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占比达40%。这是全球销量最高的门店。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