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为切实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维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我们诚挚地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依赖、迷信校外培训不可取。希望您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盲目攀比跟风参加校外培训,不给孩子多报、滥报校外培训项目,自觉抵制超前超标的违规培训。科学合理安排孩子双休日和假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健康兴趣爱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超过60课时的培训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对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折扣、送课等方式诱导缴纳超标超期费用的,家长应当理性拒绝,并向主管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我市已无学科类培训机构),未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未实行明码标价、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均属于违规行为,请家长朋友增强辨别、自觉抵制。 合规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需统一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请家长在报名缴费前认真研读所有合同条款后再签订合同,并主动索取正规票据,妥善保管合同、刷卡单、发票等维权凭证。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广告标语、口头承诺等,务必仔细甄别、眼见为实,并要求培训机构负责人在合同中体现承诺服务的条约。 请家长不要让孩子参加以“衔接班”“活动营”“托管写作业”“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私下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活动。不要让孩子参加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的“一对一”“一对多”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拒绝参加在职教师违规开展的任何有偿补课。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扩散风险依然存在。请您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注意查看培训机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出入是否测温、登记,同时要注意查看办学场所消防逃生通道是否畅通,消防灭火器材、应急照明等安全器材是否齐备,教育孩子做好自身防护,并注意出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