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5月开始,苏州地区正式进入汛期。为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地铁汛期平稳运营,昆山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气象局围绕苏州地铁11号线建设气象服务决策系统,并配套建成9处地铁气象监测站。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与苏州地铁运营公司联合选址,在阳澄湖东站、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站、玉山广场站、顺帆北路站、夏桥站、菉葭站、花溪公园站、朝阳路车辆段及花桥停车场9处点位建设地铁气象监测站,全面覆盖苏州地铁11号线沿线。监测站可实时监测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气温等数据。 气象服务决策系统位于祖冲之控制中心,可实时接收天气预警信息并显示9处监测站的气象数据。系统基于现有气象监测网数据,通过深度挖掘分析,提供苏州地铁11号线站点气象实况及未来天气预测信息,为地铁运营调度和乘客出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气象监测,苏州地铁11号线还有一系列的防汛准备,从机制构建、物资配备、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发力,确保安稳度汛。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地铁11号线份防汛相关现场处置方案及车站“一站一预案”,并与车站周边相关单位建立“3+3+2”防汛叫应机制。通过完善预案体系及多方联动机制,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为市民汛期出行提供全天候保障。截至目前,苏州地铁11号线件,包括应急水泵(含大扬程水泵2台)、沙袋(沙包)、防洪吸水膨胀袋、救生衣、安全绳、防滑垫及防淹挡板等,可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下设施设备防护、积水快速处置和人员安全保障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