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的结构性转型,奶酪、黄油等固体乳制品在B端餐饮场景的推动下快速成长,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当前B端乳制品市场规模广阔,2024年已超400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703亿元,2025-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14.3%,其中西餐、烘焙、茶饮场景分别贡献重要增量。 这一增长得益于三方面驱动因素:政策上,中国对欧盟乳制品实施反补贴调查,涉及部分奶油、奶酪等产品,为国产替代创造空间;成本端,国内原奶价格优势显现,自2024年4月以来低于进口大包粉折算价格,增强深加工环节竞争力;技术上,国内企业通过设备引进和工艺改进,逐步缩小与进口产品的品质差距。 借鉴国际经验,日本乳制品行业在人均消费量见顶后,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如酸奶、奶酪)实现结构性升级,其B端市场呈现“品类突破-场景扩张-B端&C端协同”的演进路径。明治通过“提案式销售”提供定制化服务,恒天然依托优质奶源和客户共创模式,均成为B端领域标杆,彰显研发实力与定制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市场方面,B端乳制品应用场景持续多元化,覆盖西餐、烘焙、茶饮等领域。西式快餐门店扩张、现制饮品市场增长(2028年预计达11634亿元),均推动奶酪、奶油等需求上升。头部企业加速布局:立高食品推出国产稀奶油产品抢占先机;妙可蓝多并表蒙牛奶酪业务后,供应链与B端服务能力提升;伊利股份凭借品牌优势对接优质客户,推动行业国产替代进程。 总体而言,在政策、成本、技术多重利好下,中国B端乳制品市场正迎来国产替代加速期,行业将通过奶源升级、工艺创新和场景深耕,实现从液态奶主导到固态乳制品驱动的价值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