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队”、“专属理财服务区”、“机场贵宾室”……作为一种身份象征的金葵花,正逐渐融入进招行新的“M+”体系。 记者获悉,招商银行600036)通过APP发布了该行M+会员体系调整公告,新体系将自6月25日起生效。 据悉,招行“M+会员体系”最初于2020推出,依据资产值、活跃度等指标将客户划分为九个等级,以此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本次调整中,招行对尾部客群进一步整合,正式公开该行高端客群的分层,也实现了APP端的M+分级体系与传统的金卡、金葵花等传统体系的融合。 记者表示,对于庞大的银行团队而言,如果能利用一套体系、一种语言来做客户经营,其实是性价比极高的。 借助会员体系进行精细化运营,已经成为财富管理的业内趋势。近期,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01658)、蚂蚁财富也调整了其客户分级体系。 对比招商银行新旧两版M+会员体系,可以发现多方面的变化——表述上原“成长值”变更为了“财富门槛值”,数量上由9个等级调整为10个等级,整体上呈现“尾部整合,中部做细,高端做精”的思路。 接近招行人士表示,原来的成长值涵盖“资产值”与“活跃度”等部分,本次调整后严格按照资产规模来划分等级。 从尾部客群来看,招行撤销了原对应五千、一万资产的M2和M3标准,体现了“尾部整合”的思路。此前, 记者曾独家报道,招行通过新设立的零售客群部,将一定资产规模以下的客户上收至总行进行集约化经营。 在中部的“双金”客群上,门槛为50万元的金葵花客群细分为了金葵花M1-M3,正式公布其200万的分层,体现了“中部做细”的思路。 在高端客群上,招行首次正式对外公开其私行分级标准。虽然在2023年年报中招行不再公布私行AUM,但本次该行首度对外公开了私行的三个等级,包括私行M1对应1000万,私行M2对应5000万,私行M3对应1亿。 记者表示,新的私行M1-M3实际上早有内部分级,分别称作“私行”、“超高端”以及“亿级”客户。 一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记者表示,在大财富管理中存在诸多待解难题,包括总行和分支行、业务和风险、对公和零售之间,以及零售的信贷和财富板块、大众客群和财私客群之间的分化。“如果能利用一套体系、一种语言来做客户经营,其实是性价比极高的。会员体系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换句话说,过去招行拥有多套客户分级方式,包括储蓄卡端的普卡、金卡、金葵花、钻卡、私行分类标准,以及APP端的“M+体系”,但本次调整在新版M+体系前添加了金葵花等概念,实现了两套“语言”的融合。 近年来,在市场调整和费率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财富业务压力骤增,多个头部机构的基金保有规模出现下降。 记者注意到,除招商银行外,近期多家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均调整了其客户分级体系,更精细的分层和更明确的权益成为了业内趋势。 据中信银行官网,该行于去年12月发布App10.0版本,并同步推出中信红R会员体系。中信银行表示,该体系统一了客户分级、定级标准、会员等级权益配置和会员升级体验。中信银行私行也于2022年将分层体系升级为五个耀钻等级,并严格依照资产余额确定分级。 据民生银行官网,该行在去年12月对零售客户权益体系进行整合升级,涉及“非凡礼遇”专区、“V+会员”专区的多项调整。 据邮储银行官网,该行在2023年发布了全面升级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新体系包括10万元以下的大众客户,10-50万元的金桂客户,50万元-600万元的“富嘉”客户,600万元以上的“鼎福”客户。 去年年底,蚂蚁财富旗下的财富黑卡推出了财富资产成长计划。当30天日均资产分别提升至2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时,即可解锁对应节点黑卡福袋。同期,天天基金也上线了VIP专区,将VIP会员划分为“V1至V6”六个等级。 记者表示 ,“互金和银行的客户分级的本质差不多,都是引导进阶和做留存。一手推动业务转化,一手做满意度提升。” 已有81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29.57亿股,占流通A股62.8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4.09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但多数机构认为该股有长期投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