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是上了一个大台阶:琳琅满目的商品、日新月异的科技、便捷快速的交通、丰富美味的食物、鳞次栉比的高楼、干净整洁的房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都展示了祖国发展的卓越成就,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让中国顶天立地于世界东方。外在的物质情况是不容置疑的进步提升,人民群众也是一代接一代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制度的亲民实用真的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增长而向前迈进了吗? 一直以来从恢复高考开始,教育就常伴我们生活,从小时候指导我们怎么做,这个时候似乎没有自己的判断一切以大人的指示为准,甚至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迎合其他人的眼光,尽管很多事情不正确、对自己很不利,可是教育充斥我们大脑,我们似乎别无选择。指示的力量有的时候走不通,问题又需要解决,这时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头脑想办法,教育似乎关键时刻失灵,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创作者、导师。等到问题解决完毕,这种教育枷锁又回来牵绊我们,指导这个指导那个,一直到学习结束。步入社会,想要施展才能,过自己的生活,这时社会政策又开始为我们编织了无形的义务,为了找工作需要证书、想要进入单位需要考试、为了迈向人生下一阶段需要多挣钱、为了给下一代体面的生活需要排队摇号、需要背上沉重的车贷房贷。从推荐上大学到分配工作,从下乡收公粮到出村进城务工,从英语考四级到毕业只能进厂,从违规生孩子到不愿生,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不缺少政策的指引,可往往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官媒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困难克服以后又会跳出来享受成果继续控制局势引导观念让人们完成新的任务。时代更迭,变的是群众面临的生活压力,不变的是相关部门的精神控制行为指示,困难时沉默或含糊其辞顺境时领战功继续指挥劳作的残酷现实。 从小为了学习生活,当然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做很多自己无法决定的事,其中包括了脑力和体力劳动,即使在学校也不能幸免。很多人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从事了某项工作,不为自己做事,被强迫、被利用、被侮辱、被欺骗,只因思想被禁锢被抑制别无选择。分田承包到户农民需要交农业税,到临街门面房开店需要办理各类证件,进城务工需要办理暂住证,进入优质学校需要另花钱,面临小竞争压力帮忙分配需要转户口,提高成绩需要另报课外辅导班,大学里不服从导师很难毕业,不服从辅导员很难保研,步入社会大学学历不够继续读书才是生存方法,出国留学深造高昂学费避免不了,终于走出校园面临结婚生子,婚礼开销巨大,学区房要摇号,房奴必当不可,因为房价不可能降到你能全款买得起,车位费赶上一辆车的钱,子女抚养从出生请月嫂已注定是大开销,孩奴的日子更是一眼望不到头,以后却也未必能指望一定出人头地,甚至孩子过得不如自己……从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步都少不了社会外力的支配,而这驱动力无不来源于贪婪的本质,处于人生的每一阶段做什么事都有一股压力催你拼命工作向它输送利益。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物质精神得到新的推动,变的是整体的社会面貌与时俱进,不变的是暗中施压方贪婪的嘴脸。 曾经受到指示,上学时要努力学习,将来才有机会出人头地,才能过高质量的生活,长大以后才发现,学到的很多东西没有用,现实和自己学到的内容也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能用的东西更多是对外界的意义,对自己的价值很有限。在考试过程中,发现总有超过学习范围的内容让自己应对起来很吃力,考过以后即使没有达标的学生同样也可以享受及格的待遇,并说明考试适当拔高属正常,没有达标学生有其它原因可以原谅,多年以后才明白考题超纲是为了难住学生,受到优待的学生是因为给学校干了“私活”作为报酬。择优入学一开始分数比较高考题难度大普遍反映估计进不去,没过多久就都成功录取了,事后了解到门槛高进入的学生太少不利于学校运营所以开通了交钱上的后门,这样钱不少收,学校的高档次也不降一箭双雕。上大学时说毕业必须要过英语四级,兜兜转转最终即使不过四级也能够顺利毕业,过后才知道四级考试只是考试部门圈钱的手段,不跟毕业证挂钩怕是没有人报名。毕业以后想将学籍挂在学校等待人社局分配工作需要在当地市里有房,县和县级市还不行得是市辖区,过后才知道这政策是为了激励买房推动当地楼市。想要进体制考编竞争很激烈,知识水平良莠不齐,而培训班的出现使得内卷日益激烈,原本素质高的考生更难上岸,也需要报培训班才有希望,结果都报班,恶性竞争让机会更渺茫,学习一段时间发现上岸依旧很难,才明白难度大才能促使学员多掏钱,考试方与培训班挣的就是内卷的钱。等到有了孩子需要入学,想要上高质量的学校要面临着学区房排号的问题,学区房往往位置靠近中心,价格很高,房贷自然少不了,背负的压力比较大,等到孩子毕业才发现,上了好学校未必出好成绩,出了好成绩也未必发展的就顺利,当时出学区房只是为了鼓动家长买房、炒高房价,入学以后学生能不能学出来这都是未知数,地产方也不需要负责了。全国分数线不一致,知名学校成绩整体好,想要拿到入学资格或者得到分数优惠待遇就面临着转户口的问题,也是一笔花费,当然这也不决定孩子未来就肯定成功,转户口也是生意,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运营,最奔波的还是家长。每一次社会兴起的热点似乎在为百姓指点迷津,造福社会,实则是隐藏着更大更沉重的负担,百姓得不到实惠,发起方才是既得利益者。时过境迁,变的是不同时期人们对不同机会的把握与渴望,伴随无休止的劳累,不变的是规则的虚伪和暗藏杀机。 早些年上学学杂费不高,教师很负责任,把学生当孩子一样疼,可以说是诲人不倦,如今光入学就要交一大笔入门费,教师没有激励机制没有条件说断电就断电,对后进班干脆持“放羊”态度;以前打工直接找主家干完活就结账,现在工程转包不知道几手,包工头很多是外地人,发工资时不知道跑到哪里去,追索报酬找不到人;以前找人盖房随着工程推进逐步结清,买房时选好户型交钥匙付账,现在是房子没封顶开始还房贷,烂了尾住不上钱也不能少给银行否则房子就拍掉还得背一身债;以前看病照方抓药自己吃就能治愈,现在是小病大治,不让你去其他地方拿药,治疗持续时间长效果还不保证;曾经在学校认真学习掌握技能,走出校门什么地方都能用,现在是在学校里得努力给校方工作,不顺从就拿不到毕业证,走出校门啥也不会想工作还得重新学;过去是工作有希望升职加薪,干劲足提升快,生活越来越宽裕,现在是不少受累越忙越穷没有盼头还面对高层的各种刁难,随时有可能丢掉饭碗。光阴轮转,不变的是各行各业持续发展,变的是社会套路越来越深,单纯的东西变得复杂又污浊。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面貌似乎有所改进,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伴随GDP的增长被拔高了几个台阶,可是规则的本质依旧没有为人民切实考虑,始终充斥着控制、贪婪、虚伪的模样,倒是套路阴谋变得五花八门。教育始终是规则的实施对象、工具和牺牲品,其中又都少不了对百姓财富的觊觎。我希望在推行制度时能真真正正站在百姓角度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总榨取百姓的血汗,想想怎么让百姓富有,承诺兑现,办老实事,不要口蜜腹剑。否则百姓伤得过深必然导致社会动荡,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构建命运共同体才能互惠互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