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无地铁、不城市,国内地铁使用率较高的城市有广州、深圳,其地铁出行占全市公共出行的比例为54%,在东京、伦敦、纽约这一比例只会更高。 纽约地铁,拥有全球最多站点504个,24小时运营。莫斯科地铁,全球最漂亮的地铁站,称作“地下的艺术殿堂”。伦敦地铁,始于1863年,英译(London Underground)中文直译就是“地下的东西”,世界上最早有地铁的城市。东京地铁,在东京多数人选择坐地铁过“线上生活”,网上充斥各种东京列车员用手使劲将最后一名乘客塞进列车厢的拥挤画面。巴黎地铁,号称市区覆盖最广,市区任何地点500米内必有地铁站。 地铁是城市最昂贵的基础设施之一,造价在5亿~10亿/公里(平均值为7亿元/公里),远高于高铁的造价1~2亿元/公里。 大家知道,地铁无论是造价还是运营成本都非常高,靠卖票价回本,几无可能,那么地铁运营,其实也是同互联网流量思维一样,用来做大做强城市的流量,轨道本身不一定赚钱,而是靠沿线物业、产业来赚钱,正所谓轨道一响,黄金万两。 下面从地铁运营里程、地铁客流量、地铁公司赚钱能力、地铁规划“友好度”四个维度展开,看哪些城市地铁的实力最强? 大家知道,据新国标,申报建设地铁需要同时满足这三项硬性标准,第一是: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300亿元以上,第二是: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第三是:市区的常住人口300万以上。 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已有41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总长度达到6917.62公里。2019年新增温州、济南、常州、徐州、呼和浩特5个城市,2020年,新增天水1个城市。 那么中国城市的地铁的运营里程长度,截止2020年6月30日,超过100公里的城市有15座,分别为: (注:数据来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及部分城市地铁官方账号,数据仅供参考)从地铁总里程看, ,但广州的里程长度与北上还是有较大差距,相差近150公里,深圳相差就更大,考虑到广州、深圳的实际管理人口都达到了近2200万,而且两城都有着超强地铁客运强度,所以广州、深圳仍然需要修更多的地铁。另外, 其中北上广深4个城市的客运总量占全国总客运量的54.6%。北上广深四城客运量占全国总客运量的54.6%。 平均到每日,北京、上海日均客运量达1086.9万人次、1064.3万人次,广州为906.8万人次,深圳是490.8万人次。 地铁方面,人员密集的高客运量线路多,去年全国线万人次/公里日的城市有11座,依次是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南京、上海、成都、杭州、沉阳、长沙、武汉。 4.西安,1.65万人次/日/公里(如果剔除新开通的机场城际线万人次/公里日,西安地铁线万人次/日/公里7.成都,1.38万人次/日/公里 按照2015年国家发改委的文件要求,拟建地铁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上面这11个城市,已经远超这一指标。从上图可以看出,仍然有很多城市达不到0.7万人/日公里次这一指标,例如:济南、厦门、石家庄、苏州、昆明、福州等等。从单线来看, 在车站最高日客运量的排名里,体育西路站再次蝉联全国冠军,2019年12月31日,体育西路客运量86.06万人次,位居国内全年所有地铁站之首。 另外,根据世界地铁协会2019年公布数据在全球38家大型地铁中,广州地铁多项安全指标连续三年保持第一位。 深圳地铁,2019年地铁营业总收入达209.9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高达116.67亿元,同比增长61%,可谓一骑绝尘,其中70%的收入来自房地产,同时还是万科最大股东,拥有万科28.6%的股份。 深圳地铁,2019年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对外股权投资,投资万科收益达117.3亿元;二是站城开发,收入达140.3亿元(利润67.41亿元);三是物业管理,收入7.5亿元(利润2143万);四是地铁运营,收入43.6亿元,五是商业经营,收入8.22亿(利润5.54亿)。 人在步行方面的舒适区是一公里,如果距离地铁站超过1公里,往往需要乘坐接驳车,这会大大降低地铁的通达性。所以,我们常说的地铁房,特指距离地铁站一公里内的房子,一公里是个重要的红线。 近日,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百度地图慧眼发布《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以广州为例,每100个通勤人口中,有37个人的住址和公司都在地铁站1公里范围内,而在全国,广州的这个比例最高。 再说一个数据,在东京、纽约等城市,超过50%的常住人口生活在轨道站点500米以内。在这些城市,地铁房的概念已经压缩到500米区间。所以,北上广深的地铁覆盖率,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