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已承认,乌克兰军队凭借规模优势,尤其是至少2个坦克营,在赫尔松地区突破了俄军两处方向,但并未对外透露太多信息。不过,路透社发现,当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中将在进行每日视频简报时,他身后的地图上,显示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控制区的阴影面积正迅速缩小。 乌克兰国防部同样没有透露在东线和南线的进展,但一些图片和视频,包括来自俄罗斯前线军事记者和军事博主的信息,则表明俄军在这两个地区又遭遇了溃败。其中,俄军已经完全撤出了哈尔科夫地区,结束了在这里几个月的占领,伪卢甘斯克州长承认乌军正在从哈尔科夫攻入卢甘斯克; 而在赫尔松,随着斯尼胡瑞夫卡突出部的俄军防线被突破,赫尔松城已经呈现在乌军面前,乌军很可能会紧接着切断赫尔松与新卡霍夫卡之间的联系,让赫尔松彻底陷入孤立,届时,俄军要么被围,要么再重复一次伊久姆或利曼的惨败,在紧急后撤中遭乌军火力大量杀伤。 一些俄罗斯军事记者谈及了俄军近期表现糟糕的部分原因,其中之一就包括困难的后勤补给,美国等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海马斯”和M270火箭炮,通过打击俄军弹药库、补给中心和后勤枢纽,让赫尔松等地的俄军变得“虚弱”,并在与乌军的低强度消耗战中加剧了这种“虚弱”。而俄军混乱低效的指挥通讯网络,前线官兵连续战斗几个月却得不到轮换休整,则加剧了这种状况,遇到乌军优势兵力,根本无法抵抗。 此外,一些俄军前线官兵还宣称,他们发现乌克兰军队在车辆上也画上了“V”和“Z”表示,这让俄军感到困惑,并成功在进攻之初的几个小时内造成了混乱。俄军前线官兵并不全是文盲,他们认为,乌军这么做是故意混淆敌我: 在车体上画“Z”或“V”,是俄军重要的表示手段,但乌军根本不在乎,因为乌军利用美国等国的援助,在所有车辆上都安装了一个C2(命令和控制)追踪系统,可以在车载终端上看到所有的单位,至少是连级单位,根本不必采用目视手段识别敌我。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证实,因为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显示,乌军将缴获的俄军装备涂抹掉“Z”或“V”表示后,画上白十字来代表己方。这样的说法,以及乌军中有大量外国人,很可能是波兰等国已经亲自下场的说法,被认为是俄军前线部队推脱战败责任的借口。 综合各方透露的信息,可以简单归纳一下乌军的战术:由于缺乏足够的战斗步兵,俄军在赫尔松等地失去了进攻能力,在面对乌军进攻时,只能龟缩在城镇据点里防守,而乌军则利用侦察获得的薄弱点,突然占领能对俄军构成威胁的要点,迫使俄军从据点后撤,乌军再利用事先布置好的火力,对撤退中的俄军进行猛烈杀伤,避免硬攻俄军据点带来的损失。 俄军在前线遭遇的持续溃败,正让俄罗斯国内局势产生一系列变化。继车臣共和国******卡德罗夫批评俄军中部军区司令拉平上将后,“瓦格纳”老板叶夫根尼·普里高津也公开批评了圣彼得堡市长亚历山大·别格洛夫,宣称别格洛夫“践踏和伤害”了“瓦格纳”战士,别格洛夫这么做是在向乌克兰军队提供“巨大的支持”,并强调对别格洛夫的批评不是普里高津本人的意见,而是“战士和他们家人的意见”。 圣彼得堡市长亚历山大·别格洛夫怎么“践踏和伤害”了“瓦格纳”战士,普里高津没有给出解释,一些分析人士猜测,鉴于“瓦格纳”雇佣兵的一贯风格,很可能是在干某些过火事情甚至违法行为时,被圣彼得堡政府干预制止。 “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一贯被俄罗斯军方和民众瞧不上的“瓦格纳”雇佣兵地位大涨,并获得了更多资源,“瓦格纳”雇佣兵的老板叶夫根尼·普里高津也频繁亮相,影响力扩大,并隐隐与车臣******卡德罗夫以及其他一些强力人物结成同盟,甚至获得了克里姆林宫的支持,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