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渤海海峡往东再往南去,半封闭的黄海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比渤海大而深的海域。黄海长期以来就是黄河的归宿,黄河等河川把数不尽的黄褐色泥沙注入黄海,使它成为世界上接受泥沙量最多的陆缘海。黄褐混浊的泥沙与蓝色透明的海水混在一起,百里海疆因而变成一片微黄,黄海因此得名。如今,黄河虽已改道奔向渤海,但历史遗留的痕迹是不易磨灭的。何况黄河水现在仍然要经由渤海间接地流到黄海来,黄海的微黄面貌就更不容易改变了。黄海虽比渤海开阔,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大陆的环抱。6000万年到7000万年前,黄海地区也是一片辽阔的陆地,它也经过了先成盆地,后变湖泊,再慢慢演变成海洋的过程。之后有一段时期,由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黄海的海底又曾重见天日,成为平原,那时原始人类早已出现,并发展到使用新石器的阶段,大片的海洋裸露成陆地,成为他们的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场所。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岛以及日本九州岛和琉球群岛之间,北与黄海相连,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岛南端连线与南海分隔,是一个比较开阔的边缘海,海水平均深度约370米,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 东海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东石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多为200米以下的大陆架。盐度为31-32‰,东部为34‰。海水温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温在20℃以上。世界著名渔场之一,产大黄鱼小黄鱼刀鱼墨鱼等。 东海位于黄海的南面。色泽绚丽,风光秀美。在它的东南部,巨大的黑潮暖流从太平洋奔腾而入,沿着琉球群岛的西北侧蜿蜒而上,仿佛给东海披上了一条蓝色的彩带。这色彩是黑潮水特有的象征,它温度特别高,盐度特别大,水质却十分贫瘠,生物极其稀少,故而显出蓝黑色的外貌,并赢得了黑潮的称号。在东海的西北部,滚滚长江从大陆倾泻而来,把混浊的泥沙水向海中尽情地扩展。东海中央海域,由于黑潮和长江泥沙的共同作用,因而颜色一片青绿。散布在海面上成百上千的岛屿,曲折的海岸,高耸的悬崖,这一切都把东海打扮得分外妖娆。 南海位于中国南部,南接大巽他群岛的加里曼丹岛,东邻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海海域辽阔,海水平均深度约1212米,最深达到5559米,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近代有人从英语South China Sea翻译为南中国海,但中国仍采用南海作官方名称。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则称之为南中国海。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 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我国最南边的曾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这要广州到北京的路程还远。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水产丰富,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