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许多年轻观众而言,《夺宝奇兵4》可能是他们第一次能进电影院欣赏的印第电影系列作品,因为《夺宝奇兵4》距离上一部印第电影《圣战奇兵》,已经有长达将近19年的时间。 但是,这部 21 世纪的印第电影,似乎并没有获得新世代观众的认同。 《夺宝奇兵4》虽然是当时系列作最卖座的作品,可是评价也是当时系列作之中最低的。 2023 年是《夺宝奇兵4》上映 15 周年,让我们再看一次这部当年让许多人失望的电影...... 或者,它其实没那么糟? 50 年代,二战结束了,琼斯教授也回到了一个似乎无用武之地的太平盛世,考古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风骚,但冒险似乎还不想放过这位老先生:一群苏联共军绑架了印第,要他帮忙找出传说中的水晶骷髅,而俄共决定利用水晶骷髅的力量复兴第三帝国。 这种剧情好像并不陌生,不过这次有更大的惊吓等着印第...... 一位年轻小伙子出现,要求印第协助救出他的母亲,而印第赫然发现,这位陌生人的母亲并非陌生人...... 而且,水晶骷髅背后的真相,比印第与苏联想象得还要恐怖...... 2008年,《夺宝奇兵4》上映,这部电影当时被批评的一点,是哈里逊福特的年纪。 当时福特已经高龄66岁,而同时,电影剧情里印第也隐隐被设定成一位老人。 要解释一下,好莱坞所谓的「老」,是指失去了男性的风流魅力。 这点可以在电影里琼斯教授的课堂上得到明证:班上女同学不再对他投以渴望的眼神。 而福特在《夺宝奇兵4》似乎动作也不像过去矫健,许多动作桥段很明显地由替身上场,而一些由他正脸上镜的桥段里,哈里逊福特的拳脚速度也明显地慢了许多。 类似这样的批评,出现在许多《夺宝奇兵4》的新闻里,事实上这可能是一种非战之罪──或者说...... 这是因为印第系列 19 年的间隔,所引发的代沟。 2008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 这一年是好莱坞俗称的「大年」 (Big Year):诺兰的《黑暗骑士》永远地改变了超级英雄电影类型与蝙蝠侠形象; 一部小电影《钢铁侠》让观众对漫威引发热切的期望; 《刺客联盟》颠覆性(与大量慢动作)的动作桥段,让动作电影再度变得性感。 2008 与前一年 2007 的诸多大片,特别是动作电影,缔造了全球电影圈的营收高峰,美国总票房有史以来首度站上 96 亿美金的高点,开创了未来破百亿美金的辉煌票房十年时期。 这些动作电影的技巧更纯熟、打斗更浮夸、视觉效果更不可思议。 快,还要更快,《变形金刚》、《阿凡达》与超级英雄们纷纷施展凡人不可能达成的体技高度水平...... 但是2008年的印第安纳琼斯,却还在挥出他那平凡无奇的左右勾拳。 事实不是哈里逊福特老了,66 岁的他其实体能水准仍然维持的不错,问题是,印第系列从来不是一套武打电影。 在《法柜奇兵》里,印第与纳粹拳击手有一场轰炸机旁的拳击戏,年轻的印第没有张牙舞爪地与拳手对峙,事实上他一看到壮硕的对手,马上就露出「我输了」的求饶表情──印第从来都不是阿诺或史特龙那样的动作英雄,挥出小指头就能让对手脑袋爆炸。 但2008年已经习惯《蜘蛛侠》或《荒奇航》的观众,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动作电影主角。 印第确实在过去三部电影里都是英雄,但他却不是把敌人打趴的那种英雄,他逃亡的时间比正面迎敌的时间还多,而且他从来没有在体力或战力方面赢过对方──当他用火箭筒瞄准一大群纳粹时,最终他仍然选择放下了火箭筒。 印第靠得是危机时刻的机智、打死不退的毅力与甚至是莫名其妙的好运,印第系列始终是一趟注重冒险胜过动作的娱乐电影系列,但这种睽违电影圈 19 年的风格,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观众。 但很明显的是,史匹柏仍然相信这种风格会有人买单,他仍然铺排了一些较为「时尚」的动作桥段,例如让西亚李毕福饰演的年轻主角,骑着重机表演许多特技飙车桥段; 让跑酷高手饰演废墟里的杀人土着,让他们的跑酷动作化为土着神出鬼没的姿态。 讽刺的是,跑酷在前两年的《皇家夜总会》开场里,已经让观众大开眼界,但在两年后的《夺宝奇兵4》里,看起来却没有应得的效果。 事实是《夺宝奇兵4》整体的动作桥段没有足够的巧思,没有过去系列作里的那种小聪明与巧思,甚至连史匹柏引以自豪的节奏感都付之阙如。 但《夺宝奇兵4》似乎也无意成为一套动作电影,它事实上充满着老年印第的无奈感。 最棒的例子是印第陷入一个完美小镇的悬疑桥段,印第逃出俄共的追杀,来到一个沙漠小镇求助,但他却发现这是一个伪装小镇的核爆实验场,连苏联军队都仓皇逃逸,无处可去的印第匆忙逃进一个冰箱,然后被炸飞到小镇之外,爬出冰箱的印第,看到小镇升起了一个完美的蕈状云...... 这完美隐喻了印第在这部电影的困境,他身处在一个不属于他的完美世界,已经没有人崇拜他的所为,历史已经没有什么大秘宝等着他去挖掘,这个世界太完美,但对身经百战的他而言,这种完美有一种工厂化大量生产的虚假。 他渴望的是躲进一个老旧的冰箱,让无法抵挡的爆风带他飞向未知...... 印第其实并不像他外表看上去的样子,他其实并不排斥去找寻失落的水晶骷髅,因为那是他在现实人生里的唯一逃生门。 当他被绑架逼迫到仓库里找出骷髅时,印第被羞辱、被殴打、但他仍然坚持拿起被打落的牛仔帽,因为那才是他的真面目──他是法柜奇兵、是圣战奇兵、是克服心控的魔宫奇兵,而不是一个被学生无视的大学老教授。 史匹柏努力地复生印第传奇,还请来了凯特布兰琪、约翰赫特或雷温斯顿等大牌明星助阵,但他们的明星魅力,都只是要证明印第宝刀未老,并且希望观众感受到这位老先生仍然老骥伏枥。 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夺宝奇兵4》洗白,因为即便是忠诚的印第系列粉丝,可能都无法接受这部电影──而且他们可能是最痛恨这部电影的观众。 因为《夺宝奇兵4》将这个系列过去颠覆历史的关键娱乐元素,彻底扭转成偏科幻风的外星人元素,让整个系列的风格在这部电影里大逆转。 这还不是这部电影唯一的问题,更别提那些长到诡异的丛林追逐戏,与尴尬的电脑动画特效,或是诡异的磁力设定──水晶骷髅的磁力强到能吸引空中的火药粉,有时磁力却又似乎消失了。 但你如果专注在印第安纳琼斯这个角色身上,印第在这部尴尬电影里仍然有话想说。 即便水晶骷髅是外星人的这个奇怪设定,做了一辈子考古工作的印第,其实没有想象中的排斥...... 当布兰琪的角色向他解释水晶骷髅的真相,并且要在他身上测试骷髅的力量时,印第除了对她说了几句关于真实性的调侃之外,似乎对这种实验没有太大的排斥(当然也是因为他被俄国人绑在椅子上的关系)。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印第仍然是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印第,他想要知道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读不到的真相,这种好奇心令他永远身陷险境,让他成为玛莉安口中「永远好不到哪里去」的家伙──比起从俄军手下逃亡,他更乐于与布兰琪讨论通往骷髅的地图。 所以水晶骷髅与它背后的外星人真相,其实没那么重要。 印第要面对的是文明世界、突如其来的家庭关系...... 等等这些阻碍他冒险的日常困境。 印第在被士兵监控的俄军卡车上、在即将灭顶的流沙里,显得更有生气与活力,他是冒险的代名词,他甚至就是冒险本人。 他比任何人都想知道水晶骷髅是什么,而他想要的也就是这个「知道」而已,水晶骷髅本人的威力对他来说一无是处。 也就是说,如果今天要拍一部《印第安纳琼斯:双杀了肯尼迪》,印第可能也会乐于被美国政府追杀、破译国安局扣押多年的事证...... 然后在非洲丛林里找到肯尼迪被暗杀的真正原因。 这很扯对吧? 但印第绝对乐意再一次挥出他的赶牛鞭...... 这剧情其实就是印第山寨版的《国家宝藏》系列会拍的故事。 《夺宝奇兵4》真正做错的地方,是它不应该考虑接班这件事。 西亚李毕福可以胜任一部动作电影的男主角,他在《变形金刚》里已经做过了,问题是印第系列从来不需要另一个更年轻的男主角,因为这个系列只需要印第安纳琼斯。 《圣战奇兵》已经尝试过了,史恩康纳莱不是另一个印第,他其实是印第最头痛的敌人,负责为印第制造一连串不可回避的困境,让观众期待印第如何解决他与父亲间的问题。 可是在《夺宝奇兵4》里,西亚很明显是另一个印第,他有与布兰琪对打的长达五分钟飞车动作戏,这段时间里,印第乖乖地在后头开车看戏。 所以,如果你忽略那些印第不是主角的桥段,并且关注在印第如何面对这些困境的表现,然后不要过度期待那些拳击对打戏(印第最强就是勾拳三连击),其实《夺宝奇兵4》没有那么差。 至少它确实呈现了印第在新世代的时不我予、他对于冒险的终极渴望、与这种现实和欲望之间的挣扎困境。 只是这并不一定是当代观众最有兴趣获得的娱乐,加上电影本身的主题摇摆,让这部电影使大多数人失望了。 动作冒险电影已经不再是好莱坞的显学,事实上印第系列已经拍光了动作冒险类型大多数的点子,《秘境探险》、《失落谜城》这些新电影,看起来仍然都有点像是某种变种印第电影...... 也许,《夺宝奇兵4》应该是这个系列最终的结局才对,很可惜地,现实总是让人失望──这正是印第安纳琼斯对这个世界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