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在河南陈州称王。并立魏咎为魏王。于是,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 陈平辞别陈伯,与一伙青年到临济投效魏王咎。魏王咎见他办事有魄力,任命他当了太仆。陈平想将胸中韬略和自己所揣摩的天下大计,全部献给魏王。 但魏王却不用陈平之计,陈平见魏王咎不成气候,心中就想离开他。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发兵攻城到了河上郡,陈平毅然前往归附,并且追随项羽入关灭秦,而获赏赐爵邑。陈平却得不到项羽足够的重视,郁郁不得志。 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 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 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