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陈赓酒后的一句醉话,让毛主席听了拍案而起,甚至“勃然大怒”。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陈赓究竟说了什么? 毛主席审时度势,将党中央转移至天赐湾地区,同时又考虑到陕甘宁地区的西北野战军兵力薄弱,急调太行山附近的陈赓率部西渡黄河。 宴席间,毛主席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好酒,为三人都满上。尽管陈赓已经戒酒多年,但在两位伟人的盛情邀请下,还是忍不住开怀畅饮。 没想到,陈赓却在接下来的谈话中,说了一句令毛主席当场拍桌子的话。说起来,这位向来风趣幽默的战将此时心里多少有些怨气。 此时陈赓满面通红,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转战鲁西南,东北的东野也已经展开全面反攻,自己却只能在这儿保卫中央做防守工作,这让我实在想不通。” 毛主席叹了口气,说:“谁都想去敌人的腹地杀个痛快,可谁来保卫陕甘宁?中央只能就近调兵,你最近,我要是连你都调不动,我还能调谁?” 见到主席说话语气如此沉重,陈赓大将心头一惊,酒意已经散去一半,急忙挺身而起,不住的向主席道歉。 片刻之后,毛主席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他又对周总理说道:“都说陈赓最爱开玩笑,你看看,我不过跟他说了两句玩笑话。他怎么就还当真了呢?” 周总理也在一旁附和道:“这次调你陈赓来,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保卫中央,你率领的四纵是中原野战军最为精锐的一股力量,接下来中央要在黄河沿岸作文章,你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颗棋。” 自从1946年中央定下战略,主动出击外线打到敌人的核心腹地开始。各个战场上的解放军便开始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进攻。 彼时陕北地区敌我兵力相差悬殊,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盘踞在关中,沿黄河向北进攻,东面山西的阎锡山也将兵力部署在黄河东岸。 远在南京的蒋介石闻讯却大喜,忍不住带着他的夫人宋美龄和一众记者,亲自飞临延安,站在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美滋滋地拍照留念。 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彭老总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仅用3万余人的兵力,便将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耍的团团转,不住的在西北区域与西野缠斗。 在彭老总将胡宗南的主力吸引到陇西地区后,陈赓率部南下潼关,在潼关至郑州沿线的数百公里范围内,将胡宗南部署的防守力量搅了个稀巴烂。 胡宗南调兵东进,彭老总又在他身后紧咬不放,胡宗南将兵力往西调迎战彭老总,陈赓又率部从东面进攻。 明明兵力方面占优势的胡宗南大军,最终只能困守关中平原,在百公里范围内占着几座大城,一旦出来跟解放军野战,就会被解放军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击溃,气的老蒋在南京大骂其无能。 此后的淮海战役中,陈赓率部南下双堆集,成功堵住了国民党精锐十二兵团的退路,俘虏了当年黄埔四期的小学弟黄维。 后期渡江战役成功,局势一片大好时,陈赓大将又南下两湖两广,转战西南,把白崇禧的桂军残部一举歼灭,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再加上他早年为革命立下的无数功绩,解放后的全军大授衔中,陈赓毫无意外的被授予了大将军衔,成为了新中国十大大将中极为耀眼的那颗将星。 多年后,提起当年的那场饭局,毛主席与陈赓都是开怀大笑。一场小小的风波,丝毫没有影响两位伟人间的深厚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