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嘉定区“学研查改”一体推进加快补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短板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11-16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嘉定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嘉定区委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国家战略和全市大局中把方向、谋发展,着眼全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学研查改”,深入了解园区、企业建设运营情况,听取各方诉求,创新思路举措,针对性解决短板难题,主动融入全市“1+5+X”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加快转化为区域发展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定考察联影时强调,“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制造业强国,我们一定要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要求“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同时勉励联影“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前进动力。主题教育中,嘉定区委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注重“深入学”。认真贯彻落实主题教育读书班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各项要求,在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召开7次专题学习会,深刻学习领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找到推进工作的抓手,把准创新突破的方向,更加坚定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引领示范区的信心决心。

  注重“联合学”。聚焦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展“嘉昆太”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组学习,三方围绕“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主题,充分交流心得体会,相互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探讨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协作的实施路径,持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协调机制,进一步放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注重“实地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直插一线,赴联影集团实地开展沉浸式学习,巩固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凝聚加快推进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的共识和力量,更好扛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联影前沿发展成果和建设运营情况,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和企业所盼,共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诉求,推动政企双方新一轮战略合作走深走实。

  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难点,以问需于民与问计于民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把脉问诊区域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厘清问题症结和制约因素。

  突出联动答题。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将《进一步发挥“双链”驱动和“双基”联动作用,加速推动嘉定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区重点调研课题,并与区经委、区市场监管局2个区级部门和马陆镇、南翔镇、嘉定工业区3个街镇形成联动课题,在专题会商、专项调研、专业分析上强化统筹调度,既立足“条”上政策制定、行业监管的职能,又发挥“块”上贴近企业的优势,着力推进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突出深度研题。坚持开门调研,调研组广泛征求专家、企业意见建议,学习借鉴先进园区的经验模式,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研透、把方向搞明,累计开展基层调研21次、召开座谈会10次。比如,实地走访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和中生复诺健、君赛生物等重点企业,全面了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召开加速推动嘉定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精准医疗产业规划项目专家研讨会,听取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的研判分析和建议意见;赴苏州市调研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在产业布局、运营模式、基金赋能等方面吸取先进经验;驻点区行政服务中心帮助医疗科技企业办理注册业务,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动产业链企业快速落户。

  突出靶向破题。根据调研掌握情况,围绕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在项目落地、平台载体、临床测试、投融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梳理形成一批问题清单,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提供明确的指向。比如,从顶层设计看,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呈“点状分布”,缺乏区级层面的统一规划;从企业发展看,适配成长企业的拓展空间供给紧张,扶持政策还不够“解渴”;从生态营造看,各类专业性的孵化平台、服务平台、技术平台等还比较缺乏,产业园区的运营理念、服务方式、管理经验距离一流标准还有差距。

  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把改作为学研查的最终落脚点,推动“五个强化”,精准滴灌补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短板。

  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吸收部门、街镇、企业、园区、专家等各方意见,制定出台全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围绕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明确嘉定生物医药产业的功能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提出“一轴一镇、两谷两区”的空间布局,积极抢占高性能医疗设备和精准医疗两大细分领域新赛道,构建全球精准医疗创新高地、全国高性能医疗设备及器械产业示范区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兴特色园区,力争到2025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出达到千亿级规模。

  强化“双链”联动。既注重发挥政府作为“链长”的引导作用,又更加突出大学、大院、大企作为“链主”的主导力量,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资源整合和生态集聚能力。比如,与联影集团共同规划建设“联影小镇”,在产城融合赋能、技术创新供给、产业联盟构建、研发成果转化、产业结构升级等5个方面深化合作,更好推动高端制造、创新研发和品质生活融为一体,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又如,更好发挥复旦大学、瑞金医院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聚焦嘉定新城、南翔等城市化成熟地区,联手打造上海(南翔)国际精准医学创新中心、“械谷”等都市型特色产业园,分类拓展承载空间,导入总部、研发、产业化基地等功能,进一步激活城市发展动力。

  强化平台支撑。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在生物医药优势细分领域设立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强化在技术、标准、品牌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持续抢占行业先发优势。系统整合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工具、科研设施、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平台,探索建立全区统一的“虚拟大实验室”,通过建立生物医药企业名录、接入全链条服务清单、出台实验室使用补贴政策等,实现公共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与开放共享。

  强化服务保障。主动为企业“解忧”,深化“基金+基地”发展模式,设立区级产业引导专项资金,更好发挥区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培育更多生物医药细分赛道“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主动送服务“上门”,深化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聚焦行业龙头、独角兽、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四类企业”,完善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智能匹配推送、诉求协调办理、检查评估评价“四项机制”,实施专班、专员、专报、专窗“四专管理”,结合“四百”大走访,为企业送上量身定制的专属“服务包”,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度和匹配度。

  强化党建共建。聚力打造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集群党建共同体,协同发挥企业、部门、街镇三方作用,持续将党建组织力、融合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动力、向心力。发挥头部企业资源集聚作用,由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引领更多行业资源加入党建共同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联动攻坚。发挥职能部门指导作用,将经委、科委等区级部门领域党建项目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院企园”链上活动,加强科研成果对接转化,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党群工作链深度融合态势。发挥各街镇属地作用,探索将经济城、园区等招商队伍中的党员纳入党群工作者队伍,通过“党建+营商”服务路径,将“服务覆盖”变成“组织覆盖”,为党群服务、亲商稳商等提供有力支撑。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