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让孩子在探索自然,接触社会的实践体验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记者发现,今年暑期研学游成了暑期“新顶流”,更成了家庭教育新选择。 自然探索、观光游览、手工互动……我市晋祠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推出的高质量沉浸式的研学游,吸引了青少年的广泛关注。前来观摩的学生们络绎不绝,他们或在家长的陪伴下,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场奇妙的研学之旅。 “原来鱼沼飞梁是一种十字形桥,以前我一直以为是雕塑,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当日,9岁的滨河小学学生朱宇赫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了造型雄奇的水镜台、威风凛凛的铁人、巧夺天工的献殿、精巧绝妙的鱼沼飞梁后感慨道。朱宇赫的妈妈贺女士表示,往年暑期,她的“填鸭式教学”和“习题式轰炸”,不仅搞得孩子十分疲惫,还疏离了亲子关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今年她和孩子约定通过实地走访,探索历史文化。她直言,研学游挺有意思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三晋文化的悠久和厚重。同时,孩子还参加了“晋祠古建筑构建——螭吻彩绘体验课程”,通过勾勒各种线条,创作彩绘作品,增强了动手能力,效果挺好的。 除了贺女士,为孩子报名参加北京乐游夏令营的高先生也表示,今年的活动较往年有了很大不同。“以前是纯玩,今年研学趋向彰显,让主题更明确、内容更课程化,满足了自己让孩子行有所学的要求。” 伴随着家长理念的转变,将学习融于社会实践,通过研学游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正成为家长之间交流的热词和育儿新选择。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暑期以来,“沉浸式体验”“户外好去处”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持续攀升,户外研学游成为家长们陪伴孩子的首要之选。 特别是25岁至35岁的父母,成为研学游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与“70后”“80后”相比,“90后”父母更喜欢和孩子玩在一起、学在一起,为此,市场上各类体验式、沉浸式、品质化的亲子服务越来越多。 家长们表示,研学游推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增进了孩子和家长的良性互动,扭转了被动学习局面,让家长和孩子都很满意。 随着研学游市场的火爆,记者走访多家研学机构发现,人文创作、素质拓展、红色教育、国学研究等各种研学活动异常丰富。不仅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小学家委会、幼儿园等纷纷组织各种研学旅行活动,文旅部门也推荐精品研学路线,邀请省内外游人到太原研学。 “我们总共有六期,每期五天,价格不到千元,主要路线是太原市的各大博物馆,基本每期都能报满!”一家研学营的负责人周老师告诉记者,疫情过后,研学体验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同,特别是进入暑假以来,各家研学机构可谓生意火爆,备受关注。 事实如此。赵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暑假前家委会在家长群里发信息,组织孩子们到晋源区农村开展“走进农村”暑期研学实践活动。信息一发出,家长们纷纷报名。家长们表示,大家响应研学活动,就是想让孩子出去走走,开眼界、长见识,“学习不能脱离生活,成绩固然重要,书本外的世界也很精彩。” 王女士的孩子上初中,她为孩子报名研学游,主要是出于想发现孩子教育短板的考量,“孩子们能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对新问题、新困难能不能及时解决?对新鲜事物是否有浓厚兴趣?通过参与游学活动,可以提升孩子的各种能力,同时便于发现孩子的自身问题,在日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升自我。” 山西友谊国旅的王经理表示,伴随着研学游日渐走热,市场上的研学分门别类,主流的有自然探索、历史文化、红色主题、科技主题、建筑旅游等,还有小众的,比如农业主题、运动竞技类、环境保护类、军事类等。他说,“内容丰富,分类细致,无论哪一种,市场反映都很好,报名的人也很多。” 暑期研学游备受青睐,好评如潮,但在采访中,仍有不少家长直言,研学旅游产品不应该是简单的文旅资源堆砌,让研学旅游资源转化为精品研学课程,突出研学课程颠覆式创意、沉浸式体验,学习能力提高,才是研学的本应之义。 山西老家研学文化交流公司是省内较早从事研学活动的机构,多年来的实践,让该公司负责人乔琰对研学有着自己深入的思考。针对今年暑期的研学热,他表示,今年暑期夏令营热,既有疫情之后报复性出游的原因,又有新课改形势下,学生对拓宽知识面的需求。据介绍,教育部等11部委对研学旅行有具体要求,目前我省也发布了《山西省研学旅行服务标准》《山西省研学基地营地服务标准》,对规范研学旅行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更具体的省级研学旅行政策还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今夏暑期学生夏令营的火爆现象,折射出学生以及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渴望,希望研学旅行办法等权威指导性政策尽快出台。针对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具备旅行社资质的培训机构,在实施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乔琰呼吁,家长要选择正规旅行社出行,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太原市社科院研究员康女士表示,研学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最终都要回归教育的本义。依托太原厚重的历史、众多的历史名人典故、馆藏精品文物,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应该设计开发参观浸润课程、参观体验课程、研学导师讲座等三大课程,同时制定相关服务规范,诸如准入标准、资质标准、产品标准、运行标准、内容标准等,才能倒逼社会机构和相关组织有的放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开发优质研学内容,让学校和家长按图索骥、为孩子作出更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