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4月3日讯(记者 姜婧仪)暖风拂面,花香满城,南京江宁大学城迎来了最“燃”的春意。4月9日,2023南京江宁大学城半程马拉松即将在江宁大学城体育中心鸣枪开跑,1万多名跑者将在山水城林间、校园风光中感受人文江宁、活力江宁、创新江宁。 1957年11月24日,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在南京举办,赛事起点位于现江宁区政府,终点就在现方山风景区北门横岭社区附近,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纪录,南京医生夏启宇在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这场比赛对夏启宇来讲,意义非凡。当年的获奖证书他也都珍藏着,其中一份国家体委1958年1月16日颁发的运动员等级证书上,明确记载他“1957年11月24日”在江苏马拉松比赛上取得“马拉松(42.195公里)2小时52分40秒”的成绩,“经审查合乎一级运动员的标准和条件,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运动员称号”。这份珍贵的运动员等级证书,也是国家体委认可“1957年11月24日”举行的江苏马拉松比赛成绩的官方依据。 “人的健康就是靠体育锻炼,只有增强了体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为热爱运动,今年95岁高龄的夏启宇依旧声如洪钟、精神矍铄。66年过去了,夏老身上的体育精神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浪潮中更显珍贵,生动诠释了全民健身的积极意义。 为了纪念新中国马拉松发展历史,本次赛事也会途经1957年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终点。比赛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17人的1957历史传承组,与参加1957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人数相同。参赛者可以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触摸历史的脉搏。 2023南京江宁大学城半程马拉松赛由江宁区人民政府和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共同主办,是首届赛事,也是近年来江宁区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其中半程马拉松赛道全长21.0975公里,以马拉松爱好者为主。欢乐跑赛道全长约5公里,以全民健身群众为主。 赛事起终点设置在江宁体育中心,途经金陵科技学院、方山景区、1957年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终点、理想之门、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南京生命科技小镇等江宁大学城标志性地点。同时,江宁众多高校的运动员和志愿者将参加本次比赛,给参赛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这场奔跑中,你可以饱览极具现代设计感的图书馆建筑群,畅享镜湖湖面清风带来的温柔,沉醉缱绻书香和烂漫花香中。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重返校园,重温青葱岁月,青春的活力再次被唤醒,生命的张力得到彰显。 “家门口的马拉松一定要参加的,这次还约了很多同学、老师们一起跑,非常期待。”90后黄木水是跑友,也是新南京人,更是江宁大学城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2010年—2014年是我在南京工程学院的求学时光,毕业后被大学城的创业政策所吸引,开始了自己在高新区的奋斗之路。” 创业、安家、结婚、生子……江宁大学城见证了黄木水的每个重要时刻,黄木水也亲眼目睹了江宁大学城的蜕变,“2010年的时候,这边还比较偏,也没有商场。经过10多年的加速发展,从产业商业到生态环境,从生活配套到教育资源都非常成熟。”黄木水告诉记者,这次马拉松的途径点也是他日常运动的点,“平时周末经常带着孩子爬方山,去江宁体育中心跑步,希望更多人来江宁,感受江宁大学城的青春活力。” 成立于1994年的江宁高新区是国家级南京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目前,已形成以生物医药特色产业为主导、高端智能装备智造为支撑、数字经济新兴产业为未来导向的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是江宁高新区发展之魂。拥有16所高校、近30万名师生是园区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宝贵财富,园区为做好深层次校地融合发展,率先出台“科创20条”和“促进校友经济若干政策”,“一校一策”赋能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共建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等8个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同时,面向国内国际大力引才留才,健全“科小-高企-专精特新-瞪羚-哪吒-独角兽”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建成新型孵化载体65家,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4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2家,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试点园区。 此次跑者途经的江宁生命科技小镇是全省唯一与大学城深度融合、实现校地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小镇,致力打造全省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为完整、产业生态最为健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江宁高新区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重要名片。 当前,江宁高新区正围绕“高”“新”二字,聚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典范区、生命科学产业引领区、科技产业创新活力区、新兴经济培育集聚区“四个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生态型科技品质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