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共和飞机公司的RF-84F“雷闪”(Thunderflash)是F-84F战斗机的照相侦察型。 共和飞机公司的RF-84F“雷闪”(Thunderflash)是F-84F战斗机的照相侦察型。F-84F是F-84系列战斗机中采用后掠翼的改型,由于改动巨大,最初其原型机被赋予了XF-96A的新编号,后来编号又回归F-84系列,确定编号为F-84F。RF-84F与F-84F不同之处就是,为了在机头安装一组照相设备没有采用F-84F的机头进气方式而采用了两侧翼根进气口。 第二架YF-84F原型机(51-1345)验证了翼根进气口的设计方案,此时美国空军的RF-80“流星”侦察机已显老旧,美国空军于是看中了翼根进气的YF-84F,认为该机具有很好的照相侦察机的改装潜力。1952年2月共和飞机公司生产了第一架预生产型侦察机,编号为YRF-84F(51-1828)。该机具有翼根进气口和加大的新机头,翼根处安装了4挺12.7毫米机枪,后来又在每侧机翼上加装了2个翼刀。1952年6月美国空军订购了41架RF-84F侦察机,首架生产型RF-84F(51-1829)将滑动式座舱盖改为与F-84F战斗机一样的摆臂式座舱盖。RF-84F第一个批次安装莱特公司J65-W-3发动机。1955年6月从RF-84F-20-RE开始换装J65-W-7发动机。后期型RF-84F在每侧机翼上表面增加了扰流板,将最大滚转率提高到了300度/秒。RF-84F机头的照相机舱可容纳6台照相机,分别为前向、斜侧向和垂直方向。垂直照相机舱下方有可开关的舱门,舱门后有座舱面板潜望镜垂直取景器的光圈镜头。夜间照相侦察时,翼下副油箱内可安装闪光照明弹发射器。 ******空军于1956~1958年间接收了25架RF-84F侦察机,以取代******空军的7架RF-86F侦察机。这25架RF-84F侦察机都是美国以军援方式提供给******的。全部由驻扎桃园的第5联队第6大队第12中队使用。RF-84F是******空军使用的第一种具有空战自卫能力的喷气式战斗侦察机。RF-84F在******空军服役期间正是两岸对峙激烈之时,尽管侦察机的任务不以空战为主要目的,但事实上台海上空好几次空战,都是因侦察机执行侦察任务而引发。RF-84F在1956~1964年8年的服役期间内便损失了5架。到1963年年底状态勉强算得上完好、堪用的RF-84F仅剩15架,已经难以应付其承担的任务。1963年2月,第6大队换装RF-104G超声速侦察机,RF-84F也随之黯然退出******空军序列。两岸对峙期间,RF-84F侦察机是引发两岸空中交火的主角机型之一。1957年4月15日,******空军王兆湘、陈怀驾驶2架RF-84F前往上海执行侦察任务。解放军空军派出2架米格-17升空拦截,虽然RF-84F装有机枪,但执行侦察任务的2架RF-84F一直规避缠斗,无形中消耗了过多的燃油,到侦察结束,2架RF-84F剩余油量已经不够返回******,于是决定就近飞往韩国机场降落。陈怀驾机飞抵韩国后,王兆湘随后飞到济州岛准备迫降,但在已废弃停用的跑道上迫降时坠毁,王兆湘身亡。1958年8月13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10团飞行员程开信、陈怡恕在福州上空击伤RF-84F侦察机2架,这是该团在转场福州刚刚落地后40分钟紧急升空取得的战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