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8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18日从西宁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青海货物贸易实现“开门红”,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西宁海关统计,一季度青海省进出口总值12.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4.8%。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0个、41.5个和38.4个百分点,分别居全国第6、第7和第4位。 据悉,2023年一季度,青海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力,民营企业稳居外贸主体第一位。一季度,青海省民营企业进出口6.6亿元,增长51.5%;国有企业进出口5.7亿元,增长37.8%,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45.2%。 青海省各类市场主体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强,对东盟、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一季度,青海省共与74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新增尼日利亚、孟加拉国、阿根廷、也门等11个贸易伙伴,对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欧盟分别进出口2.8亿元和1.6亿元,增长143.7%和95.6%。 此外,RCEP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外贸发展带来新契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1年多以来,对青海省贸易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一季度,青海省与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4.7亿元,增长104.8%。 西宁海关发布消息称,青海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亮眼,一季度,该省机电产品出口1.6亿元,增长1.1倍,其中太阳能电池、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器具和手机分别出口5794.2万元、1768万元和498万元,增长4.2倍、19.6倍和1.7倍。 金属矿砂为青海省第一大进口产品,碳酸钠出口增长迅猛。一季度,青海省金属矿及矿砂进口3.4亿元,增长2%。同期,碳酸钠(纯碱)出口1亿元,增长12.1倍。 西宁海关表示,上述数据直观体现了一季度青海省外贸在国际市场开拓、政策作用发挥、产品结构等方面均在持续优化,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初步形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