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1981年,年纪轻轻就已经成长为双一流高校的副校长,真的是青年才俊,不可多得,他在历史地理论文着作领域的造诣更是不简单。 普通人想上中山大学也都不可能实现,更不要说在中山大学任教了,任教也就罢了,还可以在40岁左右的年纪就成为名校副校长。 19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所学专业为历史学,后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博士毕业于2009年。 34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接着作为访问学者,去到耶鲁大学麦克米兰国际与区域研究中心进行访问。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还成为了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除了这些,他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着作,或者自己作为主编的着作,这些成就更是让人只能仰望,简直太厉害了。 从未间断,这是真正的热爱啊,能把热爱的专业做成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的坚持发展,这是超级难得的。 他把学以致用做到顶点,能够着书立说,还一直能够有学术论文发表在各大知名网站,期刊,那独到的见解令人刮目相看,他的优秀非同一般。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也是毕业于中山大学,现在在昆明的一所小学教书,工资8000,平平无奇,反过来一看,谢湜的成就就特别耀眼。 当然,不管从哪里毕业,也不管毕业之后是干什么工作,人和人不一样,想法不同,做法不同,机遇不同,成长环境也不一样,结果当然大相径庭。 还有就是别人读到博士,多学了5年,又去了国外进修,这些经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所以无法相提并论。 即便是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境遇,不同的人选择是不一样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也不相同,对未来的目标也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高低也会不同,当然,成就肯定也就天差地别。 这不能怪谁,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做自己开心的事,开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 所以知道自己的渺小是必须的,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也是应该的,每天保持谦卑的姿态认真学习也是难能可贵的。 这就够了,属于你的跑不掉,不该你的不会来,但前提条件是你得努力去改变,然后默默的接受所有阳光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