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65男子张某认识了50岁女子黄琴,两人开始搭伙过日子。张某的一儿一女虽然不支持,但感觉老爸一辈子为了家庭牺牲的太多,也不容易,也就默认了,只给老爸提了一个要求,张某也表示同意儿女的提议。 65岁的男子张某,早些年时候,妻子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儿女年纪又小,张某独自抗下一切,吃尽苦头,原本以为妻子会恢复健康,令人难过的是,妻子最终还是走了,留下一儿一女,张某是个重情的男人,妻子走后,他又照顾两个子女长大成人,并且凭着自己的勤劳,有了一份殷实的家产。 本来只要这么搭伙过下去,大家都相安无事,只是后来,张某提出要与黄琴领证结婚,儿女们表示坚决反对,因为他们之前给他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结婚。但张某觉得此时觉得儿女当初的提议太自私,便宁愿与儿女脱离父子父女关系,也要和黄琴领证结婚。 婚姻自由,儿女虽极力反对,但终究也是没有权力干涉父母的婚姻的。张某最终还是和黄琴领了结婚证。 也不是张某就心甘情愿的要领证,不领证他和黄琴日子就没法过下去,黄琴一再说,再不领证就散伙,人都是你的人了,领个证给一个妻子的名份过分吗?面对年轻十五岁又十分漂亮的女人的这点要求,张某也是没有其他选择。儿女的劝说当然听不进去了,而且认为儿女反对再婚,就是怕家庭财产流失,这也太自私了吧。 不过,张某还是多留了一个心思,领证之前,把家里财产分成三份,两个儿女各领一份,自己领取一份。对于这个做法,儿女虽然没有意见,女儿甚至提出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财产,但对父亲未来的生活仍然是忧心忡忡,还是劝说父亲不要轻易再婚。张某一气之下就对一儿一女说:我的事不用你们管,是死是活都不用你们管。 对于张某领证前与儿女分割财产的做法,黄琴有些生气,这不是明摆着在防自己吗?真的想一走了之。但又想,虽然张某的财产分割走了三分之二,但他名下仍然有一套90多平方米的优质住房,还有一辆20万元的小车,银行里还有30万存款,而且每个月还有4000元的养老金,将来过日子还是不愁的。尤其是张某答应了领证之后就把房子写上她的名字。黄琴与张某两个人最终还是领证结婚,成了夫妻。 黄琴原先的工作岗位收入不高,后来和前夫自谋职业,做点小生意,有一个儿子。丈夫嗜赌成性,挣得钱还没有输得多,沉溺于赌博之中而无暇顾及生意,生意失败了,债台高筑,还常常对黄琴拳脚相加,迫不得已黄女士带着儿子与前夫离婚,靠打工度日。 黄琴与张某结婚之时,自己的儿子也有二十四五岁了,也正是应该准备买房娶妻的年龄了。儿子没有考上大学,早早去了本市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当上了装配工,尽管儿子还算懂事,不乱花钱,但要靠自己的工资独立买一套婚房也是相当难的。儿子的亲生父亲是不管不问的,黄琴只好求助于张某。 当然,要张某拿出百万块钱买一套新房也是不现实的,张某就是肯拿也拿不出来。黄琴灵机一动,对张某说出了换房方案。 黄琴和儿子住在一套30年前建筑的50平方房子里,早就听说要拆迁,就是没动静。她提出用这套旧房子换张某的新房子,张某有点不乐意。黄琴说我们年纪大了,房子大小新旧无所谓,况且早晚要拆迁,用不了多久,我们还不是有新房子住。换一下房子,只是暂时的。张某想想也是,就答应了。 换房之后,黄琴又有想法了。她对张某说:哎,你真是大好人,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你比孩子亲爸还亲。既然房子都换了,干脆好人做到底,我们就帮孩子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我看简单地装修一下就可以了,能省的就省一省吧。你也不要多拿,拿个十万就可以了。 就这样,黄琴儿子有了房娶了妻生了子,她开始围着儿孙忙得团团转,张某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渐渐地感觉有点累了,手头的存款也越来越少。更让他苦闷的是与自己的儿子女儿及孙子外孙很久没有见面了。虽然生活得不开心,有时女儿打来电话问问,张某装着开心的样子总说挺好挺好。 黄琴一心扑在儿孙身上,张某渐渐地感觉插不上手,常常一个人独自坐在家里,甚至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服,心里颇有悔意又无处诉说。好在黄琴还没有嫌弃他,还维系着婚姻关系,但又觉得刚结婚时那种幸福的时光渐渐地暗淡而远去。 对于再婚,张某现在是五味杂陈,对未来的生活十分迷茫,有时也自责自己,悔不当初不听儿女的意见。现在的退休金卡也在女人手里,想去见见孙子外孙还拿不出像样的礼品。 唉,真是有苦难言,这苦又有谁知晓?又能向谁诉说呢?自己当初义无反顾的不听儿女的劝,现在又能怪谁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