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作为亚洲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两国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有何作用?在推动区域和国际多边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中日还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孔铉佑:邦交正常化50年来,中日为地区乃至世界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典范。在中日共同引领下,亚洲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顺利实施,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初见成效,东亚各机制务实合作稳步推进。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受到一定制约。同时,两国优势互补、互有需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节能环保、医疗养老、财政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双方合作面临更加广阔的新空间,应该共同挖掘潜力,不断做大利益蛋糕,实现更高水平合作。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双方还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课题积极开展合作,为促进地区和世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环球时报:当前中日关系依然复杂严峻,站在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新起点,中日应该如何面向下一个50年? 孔铉佑: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及世界形势深刻演变,中日关系再一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关键路口,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双方应拿出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关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重要共识,引领中日关系以更成熟稳定、健康强韧的姿态步入未来50年、100年。 为此,双方一要增进政治互信,积极开展包括高层在内的各层级对话沟通,不断增信释疑,为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夯实根基。二要深化务实合作,持续做大做强共同利益基础,为中日关系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充沛动能。三要激活民间友好,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及民间地方交往,着眼未来加强青少年交流,为疫后有序恢复人员往来做好谋划和准备。四要妥处矛盾分歧,管好业已存在的老问题,化解刚冒头的新问题,防止对两国关系大局形成干扰。五要顺应国际大势,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在团结还是分裂、合作还是对抗的重大抉择前做出正确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