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源有两所高校: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校区 另有墨尔文国际学校在建设中。旅游休闲产业:邀请知名公司对牧马山进行整体包装,打造集运动休闲和现代服务于一体“牧马天堂”旅游项目。该项目占地8平方公里,预计一期将在今年年底对外开放。二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将在大件路以西依托金马河支流水域及其沿岸资源发展特色园艺种植和观光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三是坚持“限制发展、稳步发展、引导发展”的办法发展工业。 花源镇幅员面积32.06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8404人(2017)。按照市规委会通过的花源镇总体发展规划,花源镇城镇规划面积5.35平方公里,城镇定位为“工贸型区域中心镇”。目前建成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65万人。 1、花源城镇位于镇域东部,处于花源社区行政区域内,有两条省道川藏路和成乐大件路过境,距新津县城11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0公里。 2、城镇产业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导,工业企业有海宁化工公司,托展油墨、华川皮革、高尔强力、华西农药等企业。已建有一处综合市场,以农副产品、日用百货为主。城镇商贸较为繁荣,百货、美容美发、******、饮食等门类齐全。 3、城镇行政、经济机构较为齐全,社会服务机构较为完善。有镇政府、派出所、税务所、保险所、医院、计生站、文化站、中、小学、敬老院等。 4、城镇已建有花源前街、花源后街、白云广场等街道,道路宽度均在8—28米左右,均为水泥路面。城镇建筑多以砖混结构为主,二类建筑居多,三类建筑较少,多为3—4层,个别有5层。建筑质量总体以老镇区较差,新区较好。 也是城镇主要功能配套区域,包括政府、学校、医院、商场、自来水厂、广场绿地等,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经市政府批准,花源镇规划了1.43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发展点。点内现有工业企业36户,占全镇工业企业的64%,其中规模企业19户,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8亿元。 结合规划背景的分析,花源镇城镇拥有良好的自然山水,适宜的人居环境,具有与牧马山形成区域联动,发展高尚居住和休闲******的先决条件。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欧式风貌特色日益明显,打造“欧洲风情小镇”的基础条件逐步完备。同时已有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及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教育产业蒸蒸日上。 花源镇城镇的定位为:花源城镇是成都市南部新城的组成部分,新津县的迎宾门户花园,现代化欧洲风情小镇。以发展房地产、教育、文化、旅游、商贸业、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主导。 城镇性质为:花源城镇是以发展房地产、文教和休闲旅游产业为主的生态休闲城镇。 按照成都市及新津县有关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的要求,结合成都市成新走廊发展控制规划和新津县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确定城镇规模需进一步扩大,以完善其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中心地位和体现其职能。 规划取消城镇南部组团工业点的布局,由原来的“一镇两片”的布局结构,调整为“五横五纵”的集中式布局结构。五横即从北到南横跨杨柳河两岸的横向20—30米的城镇主干道,五纵即基本平行于大件路的贯穿城镇南北的纵向联系干道,红线米。 杨柳河以西现镇政府所在区域为城镇主中心,布局镇一级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其南侧紫华线经过的区域结合防护绿地布局小区级公建,南端为四川工业联合学校用地及教育产业发展备用地,临河处布局城镇南部公建中心,安排商贸、旅游、文娱等用地。围绕公建中心布局居住用地。杨柳河以东沿中部南北向干道两侧布局休闲度假、商务、******等用地,东侧主要布局高尚居住用地。城镇南侧为远景发展用地,东南部为文化产业发展预留区。 城镇用水按规划聚居人口80000人,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取400升/人·日。据此,2020年城镇用水量31680吨/日。考虑3个社区9000人统一供水,标准取综合指标250升/人·日,社区用水量为2250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