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和网红圈都有一种说法,叫做“红不红是门玄学”,意指一个人是否会走红,谁也说不准。有的明星虽然资源丰富,但却无法引起观众关注,很少有人记住他们的名字;相反,有些明星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作品,却凭借性格或人品在某个综艺节目中引起关注,从而成为话题人物。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成功的? 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网红。比如,范小勤,一个来自农村、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普通男孩,因为长相酷似马云,意外地成为了一名“网红”,甚至一度比一些明星更受欢迎。他的走红,着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范小勤的故事始于2008年,他出生在江西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还不幸被牛戳瞎了一只眼,奶奶则患有老年痴呆症。 全家五口人只能依赖59岁的父亲。没有电视的家庭里,为了省电,晚上甚至都不开灯。这样的压力让范小勤的父亲希望儿子能通过一些机会改变家庭状况。2015年成为了这个家庭生活翻天覆地的一年。一个邻居的堂哥回到村里,看到范小勤酷似马云,随手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网络。这个无心之举引来了媒体、爱心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关注,改变了范小勤一家原本平凡的生活。 企业老板们纷纷以各种形式捐助这位“小马云”,有的想用他的头像做商标,有的想通过他宣传产品,还有一些想邀请他拍电影的文化公司。这些人都追求的只是范小勤那张酷似马云的脸。 尽管“大马云”与“小马云”有了这样的交集,但范小勤并没有善加利用这个机会去获取更多知识,而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获取经济利益上。几年后,由于与真实马云的差异越发明显,他失去了经济价值,最终回到了农村。这一过程让不少人感叹,范小勤或许走上了一条不太好的路。他从一个平凡的农村男孩一夜之间变成了“小马云”,享受了短时间内的关注和金钱,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特殊天赋逐渐消失,无法再与其他网红竞争,最终失去了经济价值。 范小勤的故事反映出一些社会现实,引起人们的思考。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微博曾表示:“‘小马云’的背后是沉重的现实——我们社会还有那么多未脱贫人群,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让人深思和焦心。”这个现象确实揭示了贫困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面临的问题,需要社会和国家多加关注。 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但也需要引导和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 给予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范小勤的经历是一种现象,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警示,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关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