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盛夏酷暑季节,盛夏温度不超过30℃,较沪、杭、宁等周边城市低5℃左右,故被称为“清凉世界”、“避暑胜地”。 入住七叶树下酒店。这是一家有历史的国营宾馆,酒店位置极佳,门口就是观光车中心站,向下走是剑池,左走是蒋介石官邸,右走是毛泽东下榻过的别墅酒店。 在莫干山别墅群中,毛泽东下塌处位于比较私密的一隅,从门口进来,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行,沿着石头砌成的台阶行走约三百米,就到了别墅前面前。新中国第一步宪法就在这栋别墅里面诞生的。 武陵村的蒋介石官邸。蒋介石曾三上莫干山,第一次是1927年12月的蒋宋联姻,第二次是1937年3月与周恩来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第三次是1948 年7月蒋介石在山上召集了以“币制改革”为中心内容的所谓“新经济会议”。第一次和第三次上山,蒋介石都居住在武陵村宾馆1号楼。 人民大会堂: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莫干山上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它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是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这次会议不仅使一批经济学家脱颖而出,走上舞台,也为八十年代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史称“莫干山会议”。 历史的巧合,1948 年7月蒋介石在山上召集了以“币制改革”为中心内容的所谓“新经济会议”,最后这个货币改革以失败告终,国民党被打到台湾。 同一个莫干山,1984年9月3日至10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一群年轻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设计了宏图,这次“莫干山会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年在这里参会者,如今已成为国内政界、经济学界的重量级人物:王岐山、马凯、楼继伟、周其仁、华生、张维迎…… 大教堂,又称大礼拜堂(莫干山450号),落成于民国12年(1923年),由美国人海依士所建,教会产。昔时称“聚会堂”,整幢别墅以就地山石彻筑,石墙、石柱,矗立山端,远远望去,似一座坚固的城堡,是莫干山建筑群中典型的中世纪城堡式建筑。内设礼堂,可容纳六百人集聚。现为莫干山会议旧址展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