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良背上“飞将军”的恶名,主要来自淮海战役。不过,这是后话。其实,在抗日战争期间,孙元良的表现是合格的,而且是英雄的,绝非什么跑路将军。 在北伐期间,攻打南昌时,孙元良是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问题来了,由于第一师奋勇打下了南昌城,各团都在庆祝时。孙传芳派兵反击,当时第一团负责驻守牛行车站。战斗甫一打响,由于缺乏警戒,尚未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就被准备好的孙传芳部队击溃,致使战略要地失守,孙元良退缩,南昌门户洞开。这一战,造成蒋介石怒火冲天,叫嚷要枪毙孙元良。 蒋训斥道:“这次打仗,第1团团长孙元良没有得到命令便退却,应照革命军的连坐法来枪毙。这次失败,是我们革命军最不荣誉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倘使第1师不退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战事,一定不会失败。” 就此,孙元良东渡日本,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后辍学回国。并傍上了顾祝同,归国后即任国民政府警卫第1旅炮兵团团长。到了1931年,已升任警卫第1师第1旅旅长(即后来的87师)。 1931年12月,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下宣布下野,他的警卫部队自然也就失去了警卫师的荣耀头衔,警卫第1师和第2师分别改称第87师和第88师。这两支部队,由德国顾问训练,是精锐中的精锐。后来,在两个师各两个补充团为班底,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第36师。这三支部队,是为“三大德系武装师”。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本海军及陆战队侵入上海,88师被编入第五军序列增援十九路军亦迎战日军。该役国军以少胜多,逼使日军四易主帅,多次增兵增援。孙元良,在此期间,出力甚多,表现英勇。战后,损失惨重的几个德式师回到后方整编。孙元良就因为表现,调任88师副师长,驻武昌。 1933年,88师开赴闽赣“剿共”前线,镇压起事的蔡廷锴与蒋光鼐的“福建人民政府”,与昔日并肩抗日的19路军兵戎相见。后又参加第五次“围剿”,与红军作战。 1935年初,88师师长俞济时调任蒋介石侍从室侍从武官长,孙元良接任88师师长。同年孙元良率部借追击红军之机入川,驻万县。 1936年,日军对华侵略箭在弦上。作为对策,孙元良的88师重新移防无锡、江阴,入江浙的第三战区,相机行事。 1937年8月11日21时,蒋介石下令:“张司令官治中率八十七、八十八两师于今晚向预定围攻线开进,准备对淞沪围攻。”根据这一命令,张治中立即命令第87师、第88师分别从江阴、苏州和无锡一带,星夜开赴上海。8月12日,88师经过紧急铁运抵达上海。 第二天,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88师作为德式师主力之一,首当其冲冲在了最前面。国难当头,孙元良倒也卖力,88师将士用命,奋力拼杀。88师作为打响战争第一枪的部队,一直坚持到了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 会战第一阶段,第88师一直坚守在核心阵地闸北,官兵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死磕不退。由于每天伤亡人数过大,88师不断补充新兵,陆续已经补充了六次,老兵剩下不足十分之二三。 陆续从日本国内增兵到上海的师团,从海上登陆后,不再从东向西正面强攻闸北了,而是北上迂回,逆时针绕一个大圈子,从88师的侧后方进攻,企图截断我军后路,然后围歼。 大家看看上海地图,就更清晰一些:上海地形像一个倒放的三角形,尖冲东面,指向大海;底边分别朝向南北方,南边这个角指向杭州湾,后来日军就是在这里登陆,导致我军最终的大溃败;杭州湾登陆行动之前,日军先是向北进攻,从上海市区北面的宝山一带登陆,先一路向西,进攻罗店,也就是三角形北边那个角。 攻下罗店后,日军沿着三角形的底边,折向南线,一路攻击。大场就是三角形底边的中间点,向东与闸北遥遥相望,一旦失守,88师的后路就被截断了。 先是宝山县城,姚子青营500多人死守了两天,全营官兵殉国。有部电影叫《捍卫者》,就是表现的这次战斗。 然后是罗店,号称血肉磨坊,死扛在那里的是陈诚的第18军和胡宗南的第一军,都是和德械师旗鼓相当的最精锐部队,最后都被打残,阵地相继失守。 再然后是蕴藻浜,广西桂军增援,白崇禧的主力第21集团军,在廖磊指挥下,血肉之躯硬抗钢铁,一天阵亡上万人。据说白崇禧在指挥部大哭。 顾祝同打电线师师长孙元良,说国联即将于11月初在日内瓦开会,讨论制裁日军的侵略行为,所以蒋介石决定:我们的军队不要全部撤出,有意将88师留下,在闸北打游击。分散部队,继续守备市区坚固建筑物和郊区大小村落,寸土必争,要日军付出血的代价,尽量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 “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 2、88师士兵目前80%均为新兵,以老带新尚可保持战斗体系,一旦分散,各自为战,恐怕难之又难; 3、既然是政略目的,似乎不必要硬性规定兵力,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另外,守多个据点是守,选择守一两个据点也是守,意义完全相同。所以,可以考虑选拔一个团的精锐部队,来固守一两个据点,也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