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灯笼里的灯光代表着光明,可以照亮前方的路,有着好的寓意。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满街挂满花灯,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踩高跷的人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 老师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并让幼儿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灯笼代表着喜气和祥和,预示着来年会有好兆头,幼儿园可以在元宵节这天和孩子一起做游园会花灯展。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老师家长们要让元宵节的意义及习俗从小扎根在孩子的心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