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中将里,有一些人资历深,曾经担任职务也非常高,最终被评为中将,确实有些可惜,像倪志亮将军。 他曾经黄埔军校毕业,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因病掉队。后来,被派往鄂豫皖一带工作,并组建了一支游击队。 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到了川陕建立根据地,并扩编军队后,他升为了红四方面军参谋长。 像许世友、陈锡联、王近山、王建安、陈再道、王新亭等这些后来到上将、中将,当时的职务可都没有他高,他与王树声差不多,王树声是当时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军长。 抗战时,他担任129师师参谋长,只不过没有到任,而是被另外安排发展根据地了。晋冀豫军区军区就是他的带领下组建起来,并打开抗战的局面,王树声还在这段时间成为他的副手。 到了1941年,抗日进入相持阶段,他从前线调任后方工作,担任了作战局副局长,又到党校深度学习。总之,离开战争4年多。 一开始还担任非常重要的职务,像辽北军区司令员、吉江军区司令员、嫩南军区司令员。担任军区司令员,一般都是在后方工作,因为东北民主联军已经组建了野战纵队,军区的任务就是稳定地方,配合野战纵队打仗。 到了解放中后期,他更是调任到了教育工作,担任了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副校长。在抗战之前,他搞过教育,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红四方面军步兵学校校长等职。 解放后,他又被安排担任了朝鲜大使,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他干了一年多,到了1952年军队评级授衔时,回到了部队,依然搞军队院校工作,担任了后勤学院副教育长。 其实,按照倪志亮红军和抗战时期的职务来评定,他完全够得上上将军衔;但解放时军功战绩不是太突出,加上后来职务也不高,只能被评为中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