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登封地铁32号线最新线路图,你知道吗?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1-23

  近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粤剧院、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东莞市桥头镇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新编现代粤剧《东江紫荆红》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该作品是东莞立足城市“双万”新起点,不断锻造一批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风尚的精品文艺项目的积极实践,通过打造文艺精品践行“思想引领+文化供给”基本思路,进一步推动东莞文化强市建设。

  “在接近60年的岁月里,无数建设者为之无私牺牲奉献,成绩卓然,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一代代东深人无怨无悔,成就了时代的奇迹,也为自身铸下不朽的丰碑。”——当粤剧《东江紫荆红》最后一段文字缓缓流淌而出,并以此宣告“全剧终”时,观众席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喝彩,响彻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剧场,久久不停。

  东江是一条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河流。为解决香港水荒,保证香港同胞渡过用水难关,“东深供水工程”这一项“要高山低头、令江水倒流”、跨流域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宏大民生水利工程应运而生。新编现代粤剧《东江紫荆红》,便在舞台上呈现这一工程的来龙去脉。

  “东深供水工程”是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简称,北起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担负着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多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重任,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 ,可谓供港生命水线多年的坚守,见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与深莞地区的加速发展。

  新编现代粤剧《东江紫荆红》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性表现东莞本土题材的现实主义舞台艺术作品。该创作项目自立项至公开首演,先后历时一年半,剧本几易其稿,在听取多方专家意见后反复打磨完善。本剧以何少瑛为中心的“七仙女”(社会上对广东工学院参与“东深供水工程”首期建设的七名女大学生的称谓)等真实人物形象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缩影,围绕响应号召投身建设、抗击台风、“老鼠事件”、守望东江等一系列事件,讲述了“东深供水工程”修建过程中,“深藏功与名”的建设者和守望者们的故事。

  《东江紫荆红》主创阵容强大,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一级导演王佳纳担任总导演,一级导演涂雨铮担任导演,二级编剧冯敏仪担任编剧。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蒋文端、彭庆华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刘建科、王燕飞、冼鉴棠、梁晓莹,国家二级演员谢伟新、严金凤、吴思桦、沉春燕、杨静、龚洁影等联合主演。

  把水放在生命中、把人放在工程中,《东江紫荆红》借由工程写水的生命意义和人的坚强意志,将无私无畏的“东深人”的付出和他们从不妥协、面对艰险舍我其谁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条用一铲铲土、一块块砖堆垒起来的,用血肉之躯、人海战术筑就的血脉般的生命线——“东深供水工程”,每一滴水都饱含着“东深人”对祖国、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大爱。

  开创不易,坚守更难,守望远比仰望更加艰辛。多年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 称号。

  两位“东深供水工程”的亲身参与者在看完粤剧《东江紫荆红》后,眼含热泪,非常激动,表示这部戏展示的情景,特别是山洪暴发一场,铺天盖地的水就跟当时一样。老人家和主创、主演们分享着自己的亲身经历,虽岁月已久,但那一连串的关于青春的、关于奉献的回忆,却层层迭加而来,在他们的眼里,成为最自豪、最耀眼的光。

  1月19日上午,新编现代粤剧《东江紫荆红》专家研讨会在广东粤剧院召开。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郝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副处长陈可研,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秘书长、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艳冰,广州市文研院院长、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练行村,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广东省剧协主席丁凡等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对该剧成功首演表示祝贺和给予充分好评,同时还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展开研讨,对未来的打磨提升建言献策。

  专家认为,粤剧《东江紫荆红》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大格局的戏剧气象,以震撼心灵的情节故事和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东深供水工程”中不畏艰难甘愿奉献的一曲壮丽赞歌,让观众欣赏到了一部被誉为“时代楷模”的青春奋斗史诗。“感动”是观众与专家评价本剧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作为一部原创现代粤剧,《东江紫荆红》在音乐艺术上既保留了粤剧的传统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舞美表现方面,本剧以“水”贯穿全剧,舞美上也以“水”作为题眼,引领人物的奋斗历程,展现人物在不同事件中的思想纠葛和复杂深沉的感情,呈现出一场关于生命与水的宏大往事,一场令人震撼的视听盛宴。

  关于《东江紫荆红》需要提升的空间,专家们也分别就剧情叙事节奏、人物关系、音乐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家表示,本剧作为首演,在主题思想与价值呈现,以及形式创新和艺术水准等方面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未来经过打磨提升,一定可以成为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一部精品力作。

  据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东莞在文艺作品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有多部文艺精品获得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新的一年,一方面努力推进正在创作中的多部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另一方面,还将继续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精心谋划并做好新的题材规划,多方挖掘优秀人才、优秀选题和优秀团队以及优质合作方,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争取实现东莞创作的新突破。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