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于2018年11月以6.8港元的发行价登陆港股资本市场,当日开盘价为6.91港元,较6.8港元上涨1.62%,以开盘价计算,宝宝树市值达115亿港元。但自从今年3月份股价冲高之后,宝宝树股价持续下滑,从最高的8港元跌至目前的2.40港元,从百亿市值跌至40.52亿港元。尽管受财报影响略有上涨,从股价和市值来看,形势并不乐观,目前市值约为开盘当日的三分之一,可见,宝宝树在资本市场过得并不是那么的好。 很多人会说,近期来,港股市场的行情并不是很乐观,或多或少也会要受到一些影响。但同为母婴市场的澳优和健合集团却能收获不一样的市场青睐,这样的自圆其说自然是不能成立。纵使市场行情没有想象中乐观,但如若能成为一只优质股,透过资本市场依旧可以表现出足够的信心。如今宝宝树这样的表现,可见其前期的发展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市场最不缺的就是竞争对手。这一领域,不能忽略的便是亲宝宝这款育儿APP。尽管亲宝宝创始人冯培华不认可与宝宝树“两强相争”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已经成为育儿赛道上的两匹头马。 根据易观发布的《2019中国互联网母婴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国内互联网母婴市场上亲宝宝已经跻身头部平台。不仅如此,通过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亲宝宝APP月活用户规模已经持续半年居于行业第一,就领先第二名近500万用户,占有率远超其他母婴类平台。另外,据亲宝宝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亲宝宝APP的******用户已经破亿,新生儿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20%。 同时七麦数据显示,2018年IOS用户数量排名显示,从2018年3月中旬开始,亲宝宝开始赶超宝宝树,并在2018年7月上旬开始明显超越宝宝树。易观千帆指数也显示,APP月度TOP榜,2018年9月份亲宝宝APP排名第194名,而宝宝树孕育居后,排204名。同年9月,亲宝宝月活跃人数已超过宝宝树。一系列的数据,彰显出亲宝宝背后的实力。 事实上,亲宝宝早在七年前便开始使用阿里云服务产品,“云”加快了亲宝宝全球拓展的步伐。借助阿里云的全球化部署解决方案,亲宝宝快速开拓了海外市场,2周时间就构建起海外业务架构,目前亲宝宝海外版本Growing在Google Play印度育儿分类上已稳居前三。亲宝宝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势发展,亲宝宝创始人虽说二者不是竞品关系,但实际上却一直在想方设法抢占市场份额。 除了竞争,行业内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亦是一大难题。大多数的母婴类APP属于典型的短周期高频,解决的仅仅只是一部分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内的刚需。比如,有专门提高怀孕几率的,有为孕期准妈妈提供服务的,有针对宝宝早教的,还有专门服务孩子幼儿园阶段的等等,这一系列应用,无一幸免均受到了用户生命周期的压制,随着用户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就难逃被迅速卸载的命运。而亲宝宝依托“成长记录”和“个性化的育儿”指导成功突破“短周期高频”这一行业难题。 目前,亲宝宝凭借宝宝成长记录功能,搭载首创的私密云相册功能,早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最大的私密亲子空间。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亲宝宝APP用户已经累计上传照片超过50亿张,累计上传视频超20亿分钟。根据官方在2019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亲宝宝APP日均上传照片数已经破千万,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面对这样迅速发展的同行,宝宝树在市场上的渗透速度自然会受到相应的阻碍。加之,行业内蜜芽、贝贝、妈妈网等众多人气APP仍在不断追赶,宝宝树想要持续跑在前头并不会很轻松。而宝宝树却还在前不久爆出了“抄袭门”事件,主要是指宝宝树小时光抄袭亲宝宝的核心板块、模块内部结构、插画设计、文案等等,截至目前宝宝树仍未做出任何回应。 综合来看,作为互联网母婴第一股想要让自身APP更高频率的出现在宝爸宝妈的手机中,宝宝树面临的挑战不少,从自身内容和战略上去完善成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