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越秀区文德东路上的百年建筑——文德楼,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新婚居所,见证了两位革命先驱在广州携手度过的时光。 文德楼经过修缮,复原了当年周恩来夫妇居住时的旧貌,在今年3月对外开放,成为全市首个在居民区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让众多市民游客能够走进这处红色史迹。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在一众战友的共同见证下,在文德楼3号2楼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正式组成了自己的“小家”。 在这间“小家”里,5个“探家”时光主题让参观者以全面鲜活的视角走进文德楼,走入周邓夫妇的爱情,走向那个激情澎湃的革命时代。 “纸短情长”,夫妻二人通过信件定情相爱。在他们的卧室里,观看5段二人青年至晚年时期重要往来信件的记录影像,体会周恩来与邓颖超带给我们的最朴实的感动。 “母女情深”则以民国日记的形式记载邓颖超母亲杨振德的过往,侧面突出这位以身作则的母亲对女儿的重要影响。 文德楼是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革命者的栖身之所,而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则是二人实现革命理想、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政治工作的地方。 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位于越秀区万福路190号,是一座始建于1922年的骑楼建筑。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办公室从文明路搬迁至万福路。周恩来在这里领导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工作,曾召集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中的党员干部到此开会。 在一楼大厅,布置了《星火燎原——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陈列展览》,通过众多珍贵的史料和档案,全面介绍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发展历史,回顾了周恩来、聂荣臻等军委成员在广州的革命足迹。 二楼设置了场景复原区,参观者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战斗、生活的场景,聂荣臻、黄锦辉、麻植等军委成员的办公、居住场景。 这里就如同一个迷你的军事博物馆,整体设计以满足参观者沉浸式、立体化、互动性的需求为主,引导参观者走入一个充满理想与信念,见证初心和使命的红色时空。 1860年,中国第一家西餐厅——太平馆开张,如今历经160余年,经久不衰。而将太平馆的名声推到顶峰的,是周恩来总理的三顾太平馆,使得这家百年老字号名声大振。 1925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后,就在太平馆餐厅宴客,宴请当时同在黄埔军校的同事陈延年、邓演达等人。 第一回,是请当时的省级干部们。席上周总理站起来对大家说:“30多年前,我和小超在此地结婚,张申府先生宴请我们,今天按当年摆设请大家坐坐。” 第二回,是带红线女等一众粤剧演员,过来太平馆吃夜宵。临走前还托付市长回餐厅,告诉大家,他自掏腰包请大伙儿吃炒面。 因周恩来喜欢吃乳鸽,邓颖超喜欢吃牛扒,餐厅于是推出了“总理套餐”和“总理夫人套餐”,至今仍是太平馆的招牌。 如今,在太平馆三楼,仍然挂着周恩来夫妇的新婚照片,吸引不少食客在这里尝一尝“总理套餐”和“总理夫人套餐”,怀缅这对传奇伉俪的爱情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