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惊喜就来了,博主提早数月在国内订购了一辆三蹦子,付上比车更贵的邮费,漂洋过海赶在圣诞节前送到公公手中。 从没见过这样式“敞篷车”的孩子们,仿佛寻到了快乐老家,挤挤挨挨坐了一车斗,将音乐放到最响亮: 按按喇叭,载上一车斗的小孩,名为“送礼物”,实则开着他的三蹦子出门显摆,这玩意儿,不比驯鹿更有排面? 邻居前来参观时,给公公发出了热心建议,开着三蹦子去演唱会、球赛门口转一圈,少不了拉人去地铁站的活,一趟赚个二三十刀不成问题。 他建议,应该在当地开设一个三蹦子工厂,从国内购入零件,在当地组装售卖,说完点点头,自我肯定式地总结这一番想法: 要说三蹦子在国内的普及度,不亚于自行车,村里长大的小伙伴们,多得是乘着三蹦子去地头撒欢的经历。 在欧美国家,逛超市囤货是周末必备项目,因此三蹦子既能满足人们采买大量货品的搬运需求,又让人们不用为了找停车位而头疼。 而在秘鲁,当地推广的三蹦子还自带包厢,天窗、化妆镜、小风扇一站式服务,成为当地人民出行的热门款工具。 不同于豪车的派头,更没有新款电车的智能,三蹦子的体面在于穿梭马路间,在停车场灵活卡位的便捷。 言归正传,中国电动车出海,看似一夜之间起了热度,实则线年共四年间,中国电动三轮车的销售额下跌了40亿。 无锡市某摩托车有限公司负责人在采访中介绍,工厂每年生产的电动车中,有20%到40%的车辆会销往海外,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苏徐州的飞米车业有限公司与中国非洲经贸投资促进会合作,签订协议,向非洲坦桑尼亚出口中国三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