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香飘飘上热搜这事儿吧,还是挺有意思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力挺这个远赴重洋的00后“孤勇者”,虽说有点以身犯险的意思,但也让人觉得,香飘飘保护员工的行为真是值得点赞。不过,做事就是这样,随着事情发酵,又一波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也突然间站出来,开始指责香飘飘是摆拍,是爱国营销。 首先,这算是“摆拍”?个人觉得,不应该有如此判断。即便说是营销,我愿称之为价值观营销。现如今,企业宣传自然是有的,比如说,有的企业赞助贫困学生,捐钱捐物救灾,或者在意全球气候或者珍稀物种等等。以上这都叫价值观营销,无非是香飘飘这次的成本看起来比较低而已。成本低,效果好,可能就让某些人气到了?也会让一些公知、大V、商家觉得可气?还是说,把一些媒体、中介、广告公司气着了呢?可以不看。 其次,一切价值观营销都有代价,是这肯定的。比如说,有些企业请一个明星代言,如果有人不喜欢这个明星,自然有可能抛弃他家产品。如果有的企业宣传自己在乎全球气候,那么,也可能会因此被有些认为气候变化不存在的人抵制。有的企业如果去做公益救助流浪小动物,那反感小动物的人就可以拉黑。 再来说说具体到这次事件,即便反核污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那么这个态度就没代价了么?当然不是的。因为有了这个表态,至少反对支持并实施排污的就觉得不对了。那么,香飘飘如果以后购买日本原材料,广告中出现日本元素,把去日本旅游当员工福利,用日本产品当员工奖品,都会遭受到强烈的反噬,这也是有可能的。甚至,一定有很多牙齿恨得痒痒的人盯着他们家,这就是表态的代价,一旦表态,在一大堆事情上就没有模糊地带了。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姑娘在异国他乡,做了她认为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我们看来事关全人类命运的好事,如今却被骂的一无是处。把“反核污水、反日”等同于“爱国”,贴个“爱国”标签,又是常见污名化“爱国”的套路,你们是谁,目的是什么,谁的蛋糕被动了?大家心里都有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