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年第十六年,打算今年转业回家。从懵懂小伙到中年大叔,他跑遍了祖国各地的演训场,荣立三等功2次,优秀士官6次。 这不去年,老张一年干得也是勤勤恳恳,班排推荐他为优秀士官,老张主动让贤给了下士小王,“马上就要走了,你说要是给个三等功转业还能加分,这优秀士官还是让给年轻同志吧!” 说罢,老张转头对小王说道:“对了,今年不是下了个新政策,连续3年被评为‘四有’优秀个人的,记三等功一次呢!你可要努力啊!” 立功受奖是军人荣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等五种类型,区分平时和战时。这是评判一个军人政治思想、军事素质、日常表现、个人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否合格或者优秀的一个重要指标。 军营里流传着一句话,“三等功流汗,二等功流血”,所有立过一等功以上的军人,无不都是行业尖兵、战斗英雄,甚至部分已献出宝贵生命!荣誉二字,在每个军人心中都具有非常重要且特殊的含义。每个军人都渴望荣誉,但是没有相当突出的表现是很难得到的,离广大基层官兵最近的荣誉,就是优秀士兵( 嘉奖 ) 和三等功了。 近几年部队一直在加大优抚力度,对立功授奖人员进行奖金奖励,到官兵家乡喜报……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得到很大提升。体现在转业安置方面,也实行了军队人员转业与部队表现挂钩,而奖惩一栏的立功授奖情况更是能够直观反应部队表现。多地转业实行打分制,三等功以上按照个数加分排序。而优秀士兵(嘉奖)几乎没有地方认可,所以有些同志对优秀士兵并不是很在乎。 从今年2月1日起,新《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开始实行,把以往的优秀义务兵、优秀士官改为“四有”优秀个人,新纲要中的激励措施提到:“连续3年被评为“四有”优秀个人的,应当记三等功一次”,这不仅仅是称呼上的变化,更是对新时代基层官兵提出的新要求,也改变了以往大家“ 优秀士兵就是一个嘉奖而已 ” 的认识,对基层评功评奖、荣誉激励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现在基层评功评奖,必须要坚持为战导向,突出练兵备战实绩; 必须要严格程序,按照标准,逐级上报推荐。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有的单位侧重差异较大,有的突出当年大项任务和上级比武; 有的侧重长期表现和作用发挥…… 但是立功人员必须要从优秀士兵中选出。 是不是各类训练成绩特别突出的尖子才能立功?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毕竟不可能每一位都是最强王者。这次新纲要提出的“连续3年被评为“四有”优秀个人的,应当记三等功一次”, 更侧重广大普通一兵,就算你能力素质不够在各类比武中摘金夺银,只要你踏实肯干,成绩优异,连续被评为优秀个人,就有机会荣立三等功, 拓宽了基层针对三等功评比的评判标准和思路。 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小李是连队最年轻的班长,工作干劲非常强,工作标准也很高,小李所在的连队老士官比例较高,小李很想立功提干,圆自己的军官梦,但是现在立功对小李来说想都不敢想,因为有很多比他军龄长、专业素质好的老班长还没有立过,自己早就没了想法。但学了新纲要后,小李觉得自己离梦想仿佛近了一步,也激发了广大官兵持续争先的动力和劲头。 疑惑二:“连续3年被评为“四有”优秀个人的,应当记三等功一次”是否会给基层连队增加三等功指标? “应当”并不是“一定”的意思,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并没有增加指标,但是随着三年以后达到条件人数的增多,面对新情况应该会有新调整。 总而言之,能够激发官兵练兵备战动力的,当然都是好政策,面对荣誉 竭尽全力去争,自然就不会错。 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推进,军队发展势 必会越来越好。而每一位官兵需要做到的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