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有关六盘水地铁44号线什么时候通车?有没有更准确一点的回复?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3-01

  央广网湘西3月1日消息(记者唐丽丽 通讯员梁金梅 杨伊璇)常年吸纳本村就业在50人以上,发放劳务工资35万元以上,全年营收超200万元。这串数字,是过去一年,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首家村级劳务公司——花垣县沙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称“花垣沙科劳务”)的发展概况,也蕴含着沙科人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2022年3月15日,花垣沙科劳务在麻栗场镇沙科村挂牌成立,成为花垣县第一家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作为唯一股东的村级劳务公司,开启盘活村级劳务市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行实践。

  2023年1月15日,花垣沙科劳务有限公司向村集体上交收入12万元。(央广网发 宋显金 摄)

  花垣沙科劳务董事会与沙科村“两委”,监事会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公司监事会主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劳务分包,工程施工,生活服务,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劳务服务等多方面内容。

  “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经济联合社成员享受集体经济产业全部收益,由公司统筹,用于发展再生产或设置公益性岗位、奖励、补贴等。”沙科村驻村第一书记龙勤刚介绍道。

  1000余亩“油稻轮作—稻中有鱼”种植,“油菜花节”村级部分的筹备建设,沙老柳榨油坊、沙老柳大米加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村域“三位一体”项目建设……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公司都参与其中,创立了“集体经济+劳务经济”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返乡人刘开文是花垣沙科劳务的一员,这一年,他参与了村里的榨油坊和大米加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我是从2022年年初回来的,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工作了,家乡的产业办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说起生活的变化,刘开文笑容满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们作为村一级要抓好二十大报告的落实,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让老百姓户户参与,人人受益。”沙科村党支部书记刘再勤说道。

  十八洞黄金茶是鸭八溪村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024亩,采取“村集体主导+能人培管+村民参与”的模式。

  2021年9月份,在村集体及各方支持下,退下来的老支书石金锋正式接管茶园,成为鸭八溪村一千多亩茶园的培管主体。

  “2022年产的鲜茶有9000多斤,2023年大概能有1万多斤,一年更比一年强,我做起来信心满满。”趁着冬闲,石金锋盘算起了收入。

  2022年初,鸭八溪村300多亩茶叶实现初采,干绿茶达1200斤,夏茶加工红茶700斤。石金锋打算过完年,就和村集体着手规划茶产品路线,让茶园培管更加标准化、精细化,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2022年,鸭八溪村茶园共吸纳本村劳动力就近务工达400人次,农户人均采茶务工收入2400元。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近年来,花垣县各村巩固集体经济产业,抓好已建成的茶叶、油茶、瓜蒌、蚕桑等集体经济产业培管,鼓励村级组织通过兴办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实现开放式经营,优化集体资源配置,推广“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产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涌现了一批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村寨。2022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200多万元。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花垣广大干部群众正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