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以一个俯瞰的大全景开场,再现了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建筑的恢弘大气,为本剧定下了厚重的基调。用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奋斗传奇作为主线,穿插商界争斗、情感纠葛的情节,让被成堆的家庭伦理、仙侠玄幻剧所淹没的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那年花开》女主角不是让观众着急的“傻白甜”,孙俪饰演的周莹出生民间,浑身一股狡猾的市井气,自小就聪慧无比,深谙在社会摸爬滚打的套路。她嫁入名门望族与意中人结合,但随即遭遇人生剧变、成为了寡妇。在为吴家洗刷冤屈、光耀丈夫门楣的愿望驱动下,她坚强地撑起一个家族(这样坚韧的品质让人不禁联想到《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 周莹不是被掉包的皇帝女儿,不是被封印了盖世武功的侠女,对于中国电视剧市场来说,观众对于女主口味的转变也透露出了对于影视剧更高一层的追求,即不是一味追求消遣式的代入感,而是追求角色本身形象塑造的丰满度,这体现了观众一定程度上的品味的提升。 尽管前文中对角色人物设定有所褒奖,但并不意味着该剧角色塑造水准已达到优秀,或者说,也仅仅是部分脱离了“YY”式男女主、“脸谱化”式配角的程度。男主角吴聘、第二男主沉星移和女主之间的爱情显得颇为突兀,仿佛各有使命,其间的人物情愫之微妙难以捕捉也难以难受。 从整体来说,该剧还是难以摆脱国产电视剧“禁不起放大镜”来看通病,尽管服装、食物、建筑连同画质都精细无比,但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仍显粗糙、浮于表面。比如赵白石审案时突然一句让人跳戏的“取保候审”;又例如,各位角色的台词仅仅为情节编排,一句无法服务于情节、却能窥见角色自身灵性的“闲话”都找不到,这些细节之处都难以让观众真正融入剧中,体会到众角色有血有肉、各有棱角的脾性。 |